[发明专利]一种管道式旋流分离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93613.0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7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曾瀚东;葛学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马(北京)油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C3/00 | 分类号: | B04C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信四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9 | 代理人: | 钟文芳;宋海龙 |
地址: | 10139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部件 开口 旋流管 筒体 旋流分离装置 导流叶片 管道式 出口 分离装置 开口设置 内部设置 平行放置 装置实现 固液体 侧壁 减小 进口 维护 | ||
1.一种管道式旋流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口、第一连接部件、导流叶片、旋流管、第二连接部件,第一出口、第二出口及筒体,其中,
所述筒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筒体的第一开口通过第一连接部件与进口相连接,所述筒体的第二开口通过第二连接部件与第一出口相连接;
所述筒体的内部设置有旋流管,所述旋流管与所述筒体平行放置,所述旋流管在靠近第一连接部件的第一开口设置有导流叶片,所述旋流管的第二开口靠近第二连接部件;
所述进口、第一连接部件、导流叶片、旋流管、第二连接部件,第一出口依次排列且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所述筒体的侧壁上至少设置了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第二出口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式旋流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分别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所述进口和第一出口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管道式旋流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安置在旋流管的第二开口与第二连接部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道式旋流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为锥形过滤器,所述锥形过滤器顶部开口大,朝向第二连接部件,所述锥形过滤器底部开口小,朝向旋流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道式旋流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过滤器底部开口处至少设置一层滤网,用于拦截流体介质中的固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道式旋流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过滤器与差压表相连接,用于检测锥形过滤器的工作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式旋流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管道式旋流分离装置作为其他装置的一部分模块时,所述第二出口与外部设备相连接。
8.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管道式旋流分离装置进行旋流分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流体介质通过所述进口进入所述管道式旋流分离器;
流体介质经过所述导流叶片,所述导流叶片在气流推动下旋转,经过所述导流叶片的流体以气旋的形式进入所述旋流管;
流体介质中的固体颗粒和液体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被甩到所述旋流管内壁,并在气流的推动下通过旋流管的第二开口进入筒体内,而流体介质中的气体直接通过旋流管的第二开口,并从第二出口排出;
流体介质中的固体颗粒及液体进入筒体后,通过自身流动及从旋流管出来的反向气流的推动下到达第二出口,并从第二出口处排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管道式旋流分离方法,当利用权利要求3~6所述管道式旋流分离装置时,其特征在于,流体介质中的固体颗粒和液体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被甩到所述旋流管内壁,并在气流的推动下通过旋流管的另一端开口进入筒体内,而流体介质中的气体直接通过旋流管的另一端开口,并从第二出口排出的步骤,包括:
流体介质中的固体颗粒和液体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被甩到所述旋流管内壁,并在气流的推动下通过旋流管的另一端开口进入筒体内;
流体介质中的气体通过旋流管的另一端开口,再通过过滤器之后,经由第二出口排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管道式旋流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流体介质中的固体颗粒及液体进入筒体后,通过自身流动及从旋流管出来的反向气流的推动下到达第二出口,并从第二出口处排出之后,包括:
当所述管道式旋流分离装置作为其他装置的一部分模块时,所述第二出口与外部设备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马(北京)油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智马(北京)油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361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心选煤机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循环空气锥形分离器及物料分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