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生物药肥、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394055.X 申请日: 2018-11-21
公开(公告)号: CN109503253A 公开(公告)日: 2019-03-22
发明(设计)人: 王鹏云 申请(专利权)人: 云南中翼鼎东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5G3/00 分类号: C05G3/00;A01N37/02;A01N37/36;A01N43/42;A01N31/14;A01N31/08;A01P17/00;A01P7/04;A01P21/00
代理公司: 北京宣言律师事务所 11509 代理人: 李知伦
地址: 655099 云***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天然生物 药肥 植物吸收 制备 园林植物 乙酸 植物种子处理 调节植物 愈创木酚 自身免疫 作物品质 羟基丙酮 病虫害防治 间甲酚 抗逆性 异喹啉 丙酸 滴灌 甲酚 甲酸 喷施 驱虫 色谱 易被 易溶 蘸根 质谱 壮根 中草药 杀菌 病虫害 代谢 食用菌 经济作物 瓜果 茶叶 改良 检测 土壤 粮食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天然生物药肥、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的一种天然生物药肥,使用色谱质谱联测法检测,包括以下含量的组分:乙酸8‑52%,甲酸1‑4.3%,丙酸0.6‑3.2%,羟基丙酮0.02‑0.1%,异喹啉0.4‑2%,愈创木酚0.2‑0.9%,对甲酚0.8‑2.3%,间甲酚0.3‑1.8%,余量为水。其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天然生物药肥易溶于水,易被植物吸收,有助于杀菌驱虫、抑制病虫害,促进植物自身免疫系统,壮根促苗、促进植物吸收,调节植物代谢,改良土壤,提高作物品质和抗逆性作用;可广泛用于粮食、蔬菜、瓜果、茶叶、食用菌、园林植物、中草药等经济作物。天然生物药肥可应用于植物种子处理、蘸根、喷施、滴灌、浇心以及病虫害防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肥料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然生物药肥、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大量农业生产过程中单纯施用农药、化肥,其有害残留对农田污染,造成肥害、亚硝酸盐超标、粮油等食品品质下降。人们食用含有农药、化肥残留等重金属物质的粮油、瓜果蔬菜等食品,重则直接危害人体内的神经系统、肝、肾等器官,造成中毒死亡;轻则使人体内硝酸盐积累过多,变成亚硝酸盐,导致癌症等病症大量发生。农药、化肥中的有害残留等重金属物直接影响着生态环保,不仅给广大农民造成了巨大损失,而且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农村经济发展及社会和谐造成了巨大隐患。为解决和控制农药的残留污染,化肥过量使用,国家提出农药和化肥减量化行动计划,化肥使用过量和土壤板结的矛盾、农药使用过量和产品质量要求的矛盾、国家产业政策和农民利益的矛盾、农资农药企业相互竞争和行业良性发展的矛盾,各种矛盾互锁,深深地影响了国内农业产业的发展。农业科研单位、农资企业研发了多种新型农药和化肥,但能提高作物产量,减少病虫害,真正实现农药和化肥减量,提高植物自身免疫能力的新技术和产品报道较少。

发展以提高植物自身免疫和代谢为主的生物药肥,一方面减少化学药剂用量是符合可持续农业发展方向的,也填补我国产品的空白;另一方面由于生物药肥的高安全性、环境友好性、菌剂本身快速适应性和持效期长等可以克服化学药剂导致的药害、抗药性和残留等问题。但是现有的生物药肥基本都是将现有的肥料成分、农药成分以及生长素等材料混合而成,或者使用果皮、树木灰烬、家禽粪便等材料混合发酵而成,现有的生物药肥在促进植物生长、杀菌驱虫、抑制病虫害、提高农作物品质方面的综合性能明显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促进植物生长、杀菌驱虫、抑制病虫害、提高农作物品质的新型天然生物药肥、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新型药肥用于作物,达到增产、化肥和农药减量化、无污染、无农药残留的综合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天然生物药肥,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天然生物药肥,包括以下含量的组分:乙酸8-52%,甲酸1-4.3%,丙酸0.6-3.2%,羟基丙酮0.02-0.1%,异喹啉0.4-2%,愈创木酚0.2-0.9%,对甲酚0.8-2.3%,间甲酚0.3-1.8%,余量为水。

优选地,还包括以下含量的组分:2,4,6-三甲基吡啶0.08-1.2%,2氨基-5-甲基苯甲酸0.8-3.9%,丁酸0.08-0.6%,巴豆酸0.05-0.3%。

优选地,还包括以下含量的组分:喹啉0.08-2.2%,2,7-二甲基喹啉0.2-2.2%,乙酰胺0.08-0.9%,γ-丁内酯0.06-0.7%。

优选地,天然生物药肥的组分含量为:乙酸45-52%,甲酸4-4.3%,丙酸2.6-3.2%,羟基丙酮0.07-0.1%,异喹啉0.9-2%,愈创木酚0.7-0.9%,对甲酚2-2.3%,间甲酚1.6-1.8%。2,4,6甲基吡啶0.2-1.2%,2氨基-5-甲基苯甲酸3.3-3.9%,丁酸0.4-0.6%,巴豆酸0.1-0.3%,喹啉0.8-2.2%,2,7-二甲基喹啉1-2.2%,乙酰胺0.7-0.9%,γ-丁内酯0.5-0.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翼鼎东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云南中翼鼎东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40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