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承座水压测试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95543.2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1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屈金山;赵建和;李鹏飞;王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富重工(沙洋)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4 | 分类号: | G01M3/04;G01M5/00;G01M1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48200 湖北省荆***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座 水压测试 工装 恒压水泵 支撑座 水循环通道 排水管 安装板 连接管 排水阀 注水管 检测 底板 测试效率 紧固螺栓 连接结构 出水口 可安装 外部 保压 渗出 水滴 水压 连通 观察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轴承座水压测试工装,包括:底板、支撑座、连接管、注水管、排水管及紧固螺栓,该轴承座水压测试工装上设置有多个支撑座,每个所述支撑座上的所述安装板均可安装一待检测轴承座,先将多个待检测轴承座一一对应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随后将外部恒压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注水管连通,打开所述排水阀,待所述连接管及所述水循环通道内的空气从所述排水管排尽后,关闭所述排水阀,调节外部恒压水泵,使所述水循环通道在水压1MPa,保压30分钟,观察是否有轴承座表面有水滴渗出,用户通过一个恒压水泵即可同时对多个轴承座进行检测,提高了测试效率;并且该轴承座水压测试工装连接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座质量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轴承座水压测试工装。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一种待测试轴承座用于炼钢材料输送设备,由于其工作环境温度非常高,轴承座内部设有水循环通道。要求水循环通道在水压1MPa,保压30分钟后无渗漏现象,故而轴承座在出厂前均需要进行保压检测。因保压时间较长,通常一个用于检测轴承座的恒压水泵设备只检测一个轴承座,在恒压水泵设备有限的情况下测试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轴承座水压测试工装,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保压时间较长,在检测设备有限的情况下测试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轴承座水压测试工装,包括:底板、支撑座、连接管、注水管、排水管及紧固螺栓,所述支撑座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座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每个所述支撑座均包括一立柱、一安装板,所述立柱竖直布,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水平布置,且所述安装板固定于所述立柱的上端,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立柱连接形成T字形结构;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均设置有一竖直布置的第一螺栓孔及一竖直布置的第一导水孔;多个待检测轴承座一一对应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待检测轴承座的下表面密封抵接于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待检测轴承座的底部的两侧均设置一竖直布置的第二螺栓孔及一竖直布置的第二导水孔,两个所述第二导水孔的上端分别与待检测轴承座内设置的水循环通道的两端连通,两个所述第二螺栓孔分别相对两个所述第一螺栓孔布置,两个所述第二导水孔分别相对两个所述第一导水孔布置;所述紧固螺栓为多个,多个所述紧固螺栓一一对应穿过一所述第一螺栓孔后与其相对的一所述第二螺栓孔固定连接;所述注水管一端与位于所述底板尾端的所述安装板上设置的一所述第一导水孔的下端连通;所述排水管一端与位于所述底板头端的所述安装板上设置的一所述第一导水孔的下端连通;每两个相邻所述安装板之间均设置有一所述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一所述安装板上设置的一所述导水孔的下端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另一所述安装板上设置的一所述导水孔的下端连通,所述排水管、所述注水管及多个所述连接管将多个待检测轴承座内设置的所述水循环通道进行串联;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一排水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该轴承座水压测试工装上设置有多个支撑座,每个所述支撑座上的所述安装板均可安装一待检测轴承座,先将多个待检测轴承座一一对应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随后将外部恒压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注水管连通,打开所述排水阀,待所述连接管及所述水循环通道内的空气从所述排水管排尽后,关闭所述排水阀,调节外部恒压水泵,使所述水循环通道在水压1MPa,保压30分钟,观察是否有轴承座表面有水滴渗出,用户通过一个恒压水泵即可同时对多个轴承座进行检测,提高了测试效率;并且该轴承座水压测试工装连接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使用普通的钢管板材即可进行生产制造,为工厂节约了大量设备购买资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安装上待检测轴承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对接管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中去除对接管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富重工(沙洋)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泰富重工(沙洋)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55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