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炉烟气脱硫建筑石膏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96834.3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5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王伟;廖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梁鑫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炉烟气 脱硫建筑石膏 制备 建筑石膏 石膏砌块 烟气脱硫 吸水率 制备技术领域 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 粉末加水 脱硫石膏 原料制备 自然养护 研磨 重量比 成模 砌块 石灰 模具 节约 | ||
本发明属于建筑石膏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炉烟气脱硫建筑石膏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烟气脱硫建筑石膏制备得到的石膏砌块强度低、吸水率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烟气脱硫建筑石膏,按照重量比计由以下原料制备得到:高炉烟气脱硫石膏:普通硅酸盐水泥:昔格达土:石灰=1:0.1~0.15:0.2:0.2。本发明还提供了其砌块的制备方法,将原料研磨成粉末加水混合搅拌,倒入模具中成模后进行自然养护即得。本发明高炉烟气脱硫建筑石膏制备得到的石膏砌块的强度提高了,同时降低了吸水率。本发明高炉烟气脱硫建筑石膏中采用昔格达土代替粉煤灰,大大节约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石膏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炉烟气脱硫建筑石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许多地区的酸雨问题十分严峻,对我国的生态和健康问题已经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而造成酸雨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巨量的煤炭燃烧后排出了含有大量二氧化硫的尾气,空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硫气体后就会形成酸雨。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保意识的日益加强,绿色环保已成为我国关注的重点。我国政府出台了许多政策和措施来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二氧化硫在空气中的含量,并规定排放的烟气必须经过脱硫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排放标准后才能排放。
目前可以采用的烟气脱硫技术非常多,使用最广泛的技术是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脱硫技术,该技术以脱硫效率高、操作方便、脱硫工艺成熟、吸收剂廉价等优势成为了使用最广泛的脱硫工艺。随着我国脱硫设施和脱硫技术的迅速发展应用,二氧化硫的排放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因为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脱硫技术的大量应用,湿法脱硫后会产生巨量的副产物烟气脱硫石膏。烟气脱硫石膏和粉煤灰一起并称为两大工业废弃物,烟气脱硫石膏的堆放不但占用大量土地,还会对空气、和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石膏在传统方面的应用已经十分成熟,很难有突破性进展,但是将烟气脱硫石膏制成烟气脱硫建筑石膏后生产石膏砌块,不但可以替换严重损耗土地资源的烧结黏土砖,还可以利用大量的烟气脱硫石膏减轻对环境的危害。由于烟气脱硫建筑石膏具有凝结时间短、水化强度较低、吸水率较高及吸水后强度下降等问题,使其得到资源化的应用过程会受到一定的制约。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掺入有机类材料及无机添加料来改善高炉烟气脱硫石膏的力学性能,从而作为建筑石膏进行使用。掺加料的配比、种类不尽相同,没有统一的方法和标准,地域性差别较大。黄麒祥等(新型建筑材料,2017,44(01):37-39)研究表明将质量百分比为20%的高铝水泥掺入石膏中以后,标准稠度用水量降低到52.9%,试件的28d抗折和抗压强度分别为6.03MPa、11.05MPa,吸水率和软化系数分别为28.23%和0.70,抗折和抗压强度均偏低;赵素宁等(粉煤灰,2013(02):1-3)研究表明将掺量为20.0%的磨细粉煤灰掺入石膏以后,试件28d抗压强度为28.3MPa,但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烟气脱硫建筑石膏制备得到的石膏砌块强度低、吸水率高。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高炉烟气脱硫建筑石膏,按照重量比计由以下原料制备得到:高炉烟气脱硫石膏:普通硅酸盐水泥:昔格达土:石灰=1:0.1~0.15:0.2:0.2。
其中,在上述高炉烟气脱硫建筑石膏中,所述高炉烟气脱硫石膏是经湿法脱硫后产生的副产物;粒度在60μm以下;含水量控制在10%以内。
其中,在上述高炉烟气脱硫建筑石膏中,所述昔格达土的粒度小于0.3mm,经烘干后使用。
其中,在上述高炉烟气脱硫建筑石膏中,所述普通硅酸盐水泥为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所述石灰为二级生石灰。
本发明还提供了高炉烟气脱硫建筑石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高炉烟气脱硫石膏、普通硅酸盐水泥、昔格达土、石灰研磨成粉末按照重量比1:0.1~0.15:0.2:0.2混合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学院,未经攀枝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68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路工程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配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低吸水发泡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