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龙虾养殖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97003.8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0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陈虎;奚业文;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县明信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2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龙虾 肥水 放养 水产养殖领域 养殖 成功率 池塘 失败 | ||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龙虾养殖技术,包括布置池塘、清塘、一次试养、肥水、二次试养、正式放养的步骤。该技术易于判断试养失败的原因,利于快速区分是清塘步骤还是肥水步骤出了问题,便于及时排除隐患,提高正式放养的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龙虾养殖技术。
背景技术
龙虾富含高蛋白、低脂肪,蛋白含量占总体的16%~20%左右,脂肪含量不到0.2%;而且所含的脂肪主要是由不饱合脂肪酸组成的,宜于人体吸收。虾肉内锌、碘、硒等微量元素的含量要高于其它食品,同时,它的肌纤维细嫩,易于消化吸收。龙虾还有药用价值,能化痰止咳,促进手术后的伤口生肌愈合。
目前的龙虾养殖技术中的消毒步骤和放养步骤之间只有一次试养步骤,如果试养失败,无法判断是消毒液余留的毒性还是肥水过程出了问题,排除原因需要的时间长,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龙虾养殖技术,该养殖技术能够判断是清塘步骤还是肥水步骤出了问题,便于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一种龙虾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布置池塘:池塘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安装有滤网,池塘内壁和池塘底部铺设有防逃逸的尼龙丝网,池塘底部的尼龙丝网埋于泥土下1~2cm处;池塘底部放置有竹竿,竹竿水平放置且竹竿的每节均开有一个供龙虾进出的孔;
(2)清塘:清塘时将水放干,用生石灰兑水后泼洒消毒,然用清水冲掉生石灰水,放干池塘,然后将移动紫外灯放置在池内,并在的上方用塑料膜封闭池塘,接通紫外灯的电源,消毒2~3h;1周后再次用紫外灯消毒2~3h,进水;调节养殖水体pH值在6.0~8.0之间;
(3)一次试养:选择封闭式的系有绳索的竹笼,在每个竹笼中放入龙虾,然后将竹笼淹没在池塘的水体中,绳索一端系在竹笼上、另一端固定在岸边;每天投喂饵料时,取出竹笼,观察龙虾生长状态;
(4)肥水:试养2周,在试养的龙虾生长正常的情况下,每亩施入基肥进水肥水,池中移栽水草;
(5)二次试养:选择封闭式的系有绳索的竹笼,在每个竹笼中放入龙虾,然后将竹笼淹没在池塘的水体中,绳索一端系在竹笼上、另一端固定在岸边;每天投喂饵料时,取出竹笼,观察龙虾生长状态;
(6)正式放养:直接放养成虾或虾苗。
此方案采用尼龙丝网防逃逸,是因为尼龙丝网具有耐磨性、耐化学药品性、耐水性的特点,丝细、光滑,埋于泥土下对龙虾的自由活动毫无影响;埋于泥土下1~2cm是为了在收获时,便于收网,抓捕所有的龙虾。在池底放置代孔的竹竿,是为了给龙虾提供栖息的场所。清塘的步骤中增加了使用紫外灯和塑料膜封闭池塘,是为了用紫外线和臭氧来杀灭石灰水消毒后残留的细菌等微生物,使消毒更彻底。选择封闭式的竹笼试养龙虾,一方面水可进入竹笼内,另一方面可以防治龙虾逃逸;竹笼上系有绳索是为了便于拉出竹笼,进行投喂和观察。
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一、现有技术中都是用泥土垒梗,供龙虾钻入,这种方法对龙虾的行踪无法控制,而本方案是用带孔的竹竿为龙虾提供了直接的栖息场所,龙虾的位置相对可控,便于就近投放饵料,而且可以沿着竹竿附近均匀的投放饵料,使每个龙虾都能正常的进食,不至于出现体型大小的分化,因为龙虾具有大吃小的特性,体型的均一可以保证龙虾群体中每个个体的安全,减少养殖损失。
二、增加了紫外灯和塑料薄膜封闭池塘的消毒步骤,形成的臭氧是气体,气体具有无孔不入的特性,所以臭氧可以对池塘进行无死角的全方位的消毒,使消毒更彻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县明信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未经和县明信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70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龙虾的水产养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调节式养殖网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