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接地网腐蚀程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97171.7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04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于奔;于金山;甘智勇;路菲;郑中原;姜玲;张佳成;管森森;张乐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38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接地 腐蚀 程度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接地网腐蚀程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确定接地网的各个节点;⑵任意选取一个节点,测量该节点与排除该节点以外的其他节点中的任意一个之间的等效电阻;⑶选取下一个节点,测量该节点与排除该节点以及选取过的节点以外的其他节点中的任意一个之间的等效电阻;⑷重复步骤⑶,直至倒数第二个节点和最后一个节点之间的等效电阻测量完成;⑸完成等效电阻的测量,存储所有测量得到的所有等效电阻,并根据等效电阻的构成计算出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的电阻值;⑹将获得的电阻值与实际检测的腐蚀度程度形成对应关系并建立曲线。本发明中,通过一定计算可实现接地网腐蚀程度的在线监测,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接地网腐蚀程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测量接地网腐蚀程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接地网作为排泄故障电流和雷电流的重要组件,其在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接地网电阻的大小决定了接地系统泻放故障电流能力的大小。当接地网因腐蚀而电阻增大时,其可造成设备绝缘被击穿,轻则导致监测或控制设备发生误动或拒动,重则破坏设备而扩大事故。且现阶段我国变电站接地网材料普遍采用扁钢或镀锌钢,其常年埋于地下,因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和微生物腐蚀等众多原因,更易发生腐蚀现象,从而使电网的安全运行受到潜在威胁,故对接地网腐蚀程度进行判断与监测显得尤为重要。考虑到接地网均埋于地下几米的土层内,如果采用将其全部取出肉眼观察或其他化学分析方法进行腐蚀程度分析的话,劳动量很大,而且曝露空气中也会在一定程度加剧其腐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在维持电网正常运行且不挖掘土层的前提下对接地网的腐蚀程度进行监测与定性分析的一种测量接地网腐蚀程度的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测量接地网腐蚀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⑴确定接地网的各个节点;
⑵任意选取一个节点,测量该节点与排除该节点以外的其他节点中的任意一个之间的等效电阻;
⑶选取下一个节点,测量该节点与排除该节点以及选取过的节点以外的其他节点中的任意一个之间的等效电阻;
⑷重复步骤⑶,直至倒数第二个节点和最后一个节点之间的等效电阻测量完成;
⑸完成等效电阻的测量,存储所有测量得到的所有等效电阻,并根据等效电阻的构成计算出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的电阻值;
⑹将获得的电阻值与实际检测的腐蚀度程度形成对应关系并建立曲线。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选取一个节点,测量其与其他节点之间的等效电阻,排出测量过的节点后,顺序选取最近的下一个节点,继续测量该节点与剩余的其他节点之间的等效电阻,最后根据所有等效电阻计算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的电阻值,再将电阻值与实际检测的腐蚀度程度形成对应关系和曲线。本发明可在维持电网正常运行且不挖掘土层的前提下对接地网的腐蚀程度进行监测与分析,在线判断接地网的腐蚀程度从而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过程中只需要测定不同节点之间电阻,通过一定计算可实现接地网腐蚀程度的在线监测,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节点网状图;
图2为图1的选取A为第一个节点测量时的等效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详述,但本实施例所叙述的技术内容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不应依此来局限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测量接地网腐蚀程度的方法,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创新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⑴确定接地网的各个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71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