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用锂电池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97446.7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7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光;赵志科;刘鸿泽;孙佳胜;徐桂云;孙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周敏 |
地址: | 2211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电路板 锂电池管理系统 实时监测 寿命预测 温度过高 电路 灰色关联分析 回归预测模型 省电工作状态 安全事故 长期趋势 电池容量 短期预测 管理系统 火灾危险 监测数据 实时采集 训练样本 预测结果 自身安全 动态的 向量 爆炸 更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矿用锂电池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测锂电池以及电路板温度,当锂电池或电路板温度过高时,系统自动进入省电工作状态,避免锂电池工作温度过高,引起爆炸等火灾危险。实时监测电路板温度,可以增强保护电路自身安全,避免因电路自身原因引起的安全事故。其寿命预测方法采用电池容量作为训练样本建立灰色RVM回归预测模型;采用DGM(1,1)做容量短期预测,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判断相关性,并以此结果对RVM模型进行动态的更新,获得新的相关向量,以获得该方法长期趋势预测结果。本发明通过实时采集锂电池监测数据,获得了更准确地矿用锂电池的寿命预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用锂电池管理系统,属于锂电池管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指电化学体系中含有锂的电池,一般由二部分组成:电芯和管理系统。目 前,国内外电池管理系统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动汽车行业,专门针对矿用大容量锂离子电池 的管理系统较少。清华大学开发的电池管理系统由六个子电路组成,除了可以进行电压和 电流的检测外,还包括了保护电路,可以防止电池出现过充、过放电现象,并且所采用的 SOC估计算法较为先进,对电池组的剩余电量估计准确,但是该系统缺少热管理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用锂电池管理系统,能够根据锂电池温度调整工作状态。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分布式矿用锂电池管理系统,包括一台上位机和若干管理终端, 所述上位机和管理终端通过网络或串行通信连接;所述管理终端包括主控单元、电池组均 衡单元、放电监测单元、充电监测单元、容量测试单元和温度采集单元,所属电池组均衡 单元、放电监测单元、充电监测单元、容量测试单元和温度采集单元分别与主控单元连接, 上位机内设有寿命预测单元;所述温度采集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组Ⅰ和温度传感器组Ⅱ, 温度传感器组Ⅰ用于采集锂电池组温度,温度传感器组Ⅱ用于采集电路板温度;主控单元 将采集的锂电池组温度和电路板温度发送给上位机,上位机判断某管理终端锂电池组温度 和/或电路板温度超过设定门槛值时,通知该管理终端进入省电工作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实时监测锂电池以及电路板温度,当锂电池或电路板温度 过高时,系统自动进入省电工作状态,避免锂电池工作温度过高,引起爆炸等火灾危险。 实时监测电路板温度,可以增强保护电路自身安全,避免因电路自身原因引起的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组成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分布式矿用锂电池管理系统,包括一台上位机和若干管理终端,所述 上位机和管理终端通过网络或串行通信连接;所述管理终端包括主控单元、电池组均衡单 元、放电监测单元、充电监测单元、容量测试单元和温度采集单元,所属电池组均衡单元、 放电监测单元、充电监测单元、容量测试单元和温度采集单元分别与主控单元连接,上位 机内设有寿命预测单元;所述温度采集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组Ⅰ和温度传感器组Ⅱ,温度 传感器组Ⅰ用于采集锂电池组温度,温度传感器组Ⅱ用于采集电路板温度主控单元将采集 的锂电池组温度和电路板温度发送给上位机,上位机判断某管理终端锂电池组温度和/或电 路板温度超过设定门槛值时,通知该管理终端进入省电工作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实时监测锂电池以及电路板温度,当锂电池或电路板温度 过高时,系统自动进入省电工作状态,避免锂电池工作温度过高,引起爆炸等火灾危险。 实时监测电路板温度,可以增强保护电路自身安全,避免因电路自身原因引起的安全事故。
上述分布式矿用锂电池管理系统,设置在上位机中的寿命预测单元,其预测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第一步、选用预测模型DGM(1,1),定义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74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