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低温环境下使用的红外传递辐射温度计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97624.6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6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祺;王文革;王阔传;张奇;黄赜;罗兆明;刘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J5/12 | 分类号: | G01J5/12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任超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温层 密封结构 外壁 高纯氮气 光路挡板 光学窗口 充气管 真空低温环境 辐射温度计 视场光阑 锗透镜 内壁 射入 高纯氮气入口 内部中心位置 成像反射镜 红外探测器 真空绝热层 传递 穿出 控温 流体 右部 | ||
一种真空低温环境下使用的红外传递辐射温度计,包括密封结构外壳,密封结构外壳内侧为外壁,密封结构外壳与外壁形成真空绝热层,外壁内侧为内壁,外壁与内壁构成控温层A、控温层B,控温层A、控温层B中充入控温流体;在控温层A、控温层B内侧安装有光路挡板,在整个装置内部中心位置从左至右依次安装视场光阑、红外探测器、成像反射镜;而密封结构外壳左侧为ZnSe光学窗口,ZnSe光学窗口内侧安装锗透镜,光线从ZnSe光学窗口射入,依次经锗透镜、光路挡板后射入视场光阑;在光路挡板上安装有高纯氮气充气管,高纯氮气充气管的右部穿出整个装置,高纯氮气充气管的右端为高纯氮气入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温度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低温环境下使用的红外传递辐射温度计。
背景技术
红外传递辐射温度计作为传递标准器,广泛应用于各种红外辐射源辐射强度的校准,用于各种黑体辐射源的校准,以及作为标准红外辐射温度计用于物体表面精确测温。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红外传递辐射温度计的应用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对红外传递辐射温度计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规的红外传递辐射温度计只能在常压以及室温附近开展工作,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例如:在真空条件、高低温条件下无法正常使用。尤其在航天遥感等领域,大量的辐射测温仪器得到应用,为了保证天地一致性,在地面试验过程中要模拟太空中真空低温环境。因此,迫切需要开展真空温条件下红外传递辐射温度计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红外传递辐射温度计无法在真空低温环境下使用的缺陷,建立一种结构改造的红外传递辐射温度计,提供一种满足对精度和长期稳定性的测量要求的红外传递辐射温度计,实现红外辐射亮温校准装置中的红外亮温传递标准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真空低温环境下使用的红外传递辐射温度计,包括密封结构外壳,密封结构外壳内侧为外壁,密封结构外壳与外壁形成真空绝热层,外壁内侧为内壁,外壁与内壁构成控温层A、控温层B,控温层A、控温层B中充入控温流体;在控温层A、控温层B内侧安装有光路挡板,在整个装置内部中心位置从左至右依次安装视场光阑、红外探测器、成像反射镜;而密封结构外壳左侧为ZnSe光学窗口,ZnSe光学窗口内侧安装锗透镜,光线从ZnSe光学窗口射入,依次经锗透镜、光路挡板后射入视场光阑;
在光路挡板上安装有高纯氮气充气管,高纯氮气充气管的右部穿出整个装置,高纯氮气充气管的右端为高纯氮气入口。
控温流体从位于整个装置下部的控温层A进入,再从位于整个装置上部的控温层B排出。
视场光阑、红外探测器、成像反射镜共轴。
在密封结构外壳的右侧为电气连接。
真空绝热层,并通过聚四氟乙烯支撑环进行支撑。
所述锗透镜两面涂有宽波段的防反射涂层。
整个装置内工作温度范围需保持在-20℃~25℃。
整个装置内工作温度为0℃。
场光阑孔径直径为1mm。
密封结构外壳为不锈钢结构。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在于:真空低温环境下使用的红外传递辐射温度计可对各种红外辐射源辐射强度进行校准,对航天遥感、精密测控温等过程中的量值传递具有非常广泛的实际应用意义。本发明装置的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好,适用条件广,满足了真空低温环境下红外辐射源辐射强度等方面校准的需求,成功应用于真空低背景红外辐射亮温校准装置,为航天遥感红外遥感仪器标定提供服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真空低温环境下使用的红外传递辐射温度计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76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