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过山车车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97807.8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93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孙亚伟;张金利;王国平;师学斌;黄羽;牟世学;孟洁;马超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G21/14 | 分类号: | A63G21/14;A63G2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管士涛;杨桦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山车 车架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过山车车架装置,包括主梁;桥架安装底座,该桥架安装底座与主梁连接固定,并位于主梁的头部;翼板,该翼板与主梁连接固定,并板面水平地设置于主梁上,翼板位于主梁上未安装桥架安装底座的一端;制动板安装支座,该制动板安装支座设置于翼板的底部表面上,并位于翼板沿主梁延伸方向的两侧;座位安装支座,该座位安装支座设置于翼板表面;尾座,该尾座与主梁连接固定,并位于主梁的尾部,尾座用于与球铰连接器连接;其能够提高过山车列车单元间连接所能承受的交变载荷,避免过山车列车单元之间的连接器出现断裂,并且提高列车变向或者换轨时连接处的应力强度,减少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延长列车寿命,降低探伤检修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过山车大型游乐设施,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过山车车架装置。
背景技术
大型过山车是大型游乐园中的常见游乐设施,其主要包括列车、行车轨道、立柱以及牵引系统和制动系统。过山车的运行原理是由牵引系统将列车牵引至行车轨道的最高点,而后牵引系统与列车脱离,之后列车在自身重力和惯性的作用下,依靠自身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沿行车轨道快速运行,最后制动系统运行,使得列车减速并回站。
列车为多节,每一节列车单元之间通过连接器连接,每一单元又通过轮系与桥架连接,这样,牵引系统作用时通过列车单元之间的连接器使得列车整体运行,而当列车在自身重力和惯性作用下沿轨道运行时,同样通过连接器完成转向、换轨等动作。
在长期的运行和实践中人们发现,上述的这种通过连接器连接过山车的多个列车单元的形式,当列车轨迹发生变化时,前后车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前后车之间仅靠连接器作为铰接点,提供列车变向和换轨的自由度,同时还要传递列车单元之间的牵引力。由于现有技术下,过山车轨道变化增多,且变化幅度和变向频率不断提升,造成列车单元之间承受的交变载荷不断增大,现有技术中该种仅靠在列车单元尾部安装连接器的方式难以承受较大的交变载荷,长期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断裂,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需要定期对列车单元及其之间的连接器进行探伤检查,当出现损坏时,过山车需要停运检修,显然,这种仅靠连接器连接列车单元的方式也会同时增加设施检修成本,且检修周期较长。
另一方面,基于上述的这种通过连接器连接列车单元的过山车,在变向和换轨的过程中,由于连接器与列车单元直接焊接,造成在该过程中车架受力位置处于焊缝位置处,且该处应力相对集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车架的强度,同样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有鉴于此,应当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过山车列车单元间连接所能承受的交变载荷,避免过山车列车单元之间的连接器出现断裂,并且能够提高列车变向或者换轨时连接处的应力强度,减少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延长列车使用寿命,降低探伤检修成本的过山车车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山车车架装置,所述过山车车架装置包括:主梁;桥架安装底座,该桥架安装底座与所述主梁连接固定,并位于所述主梁的头部;翼板,该翼板与所述主梁连接固定,并板面水平地设置于所述主梁上,所述翼板位于所述主梁上未安装所述桥架安装底座的一端;制动板安装支座,该制动板安装支座设置于所述翼板的底部表面上,并位于所述翼板沿主梁延伸方向的两侧;座位安装支座,该座位安装支座设置于所述翼板表面;尾座,该尾座与所述主梁连接固定,并位于所述主梁的尾部,所述尾座用于与球铰连接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座位安装支座可以设置于所述翼板表面,并且,在水平方向上,可以位于所述主梁与所述制动板安装支座之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制动板安装支座可以为多个,所述制动板安装支座可以位于翼板表面两侧。
优选地,还可以包括立轴套和立轴套加固筋,所述立轴套可以设置于所述尾座的两侧,所述立轴套加固筋可以连接所述尾座、主梁、翼板以及立轴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78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场景轨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万向旋转式娱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