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前轮车辆的转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97811.4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61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严伟强;施继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羊—本田摩托(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5/08 | 分类号: | B62K5/08;B62K5/05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周端仪 |
地址: | 51135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轮 车辆 转向 系统 | ||
1.一种双前轮车辆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控制左轮的左轮转向机构、用于控制右轮的右轮转向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左轮转向机构与所述右轮转向机构之间的中间转向机构;所述左轮转向机构包括左转向立管、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左转向立管内的左转向柱;所述右轮转向机构包括右转向立管、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右转向立管内的右转向柱;所述中间转向机构包括中间转向立管、可转动设置在所述中间转向立管内的中间转向柱;所述左转向柱、右转向柱、中间转向柱的同一侧设置有转向推杆组件,所述转向推杆组件包括转向推杆,所述转向推杆上对应所述左转向柱、中间转向柱、右转向柱设置有左安装孔、中间安装孔、右安装孔;所述左安装孔、中间安装孔、右安装孔上分别设置有可沿所在孔位轴线转动的左转向支架、中间转向支架、右转向支架;所述左转向支架、中间转向支架、右转向支架上分别设置有可在水平面上摆动的左转向臂、中间转向臂、右转向臂;所述左转向臂、中间转向臂、右转向臂的摆动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左转向柱、中间转向柱、右转向柱;所述左转向立管、中间转向立管、右转向立管的同一侧设置有车头立板,所述中间转向立管固定连接所述车头立板,所述车头立板上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左轮转向机构、右轮转向机构相对倾斜幅度的导向槽,所述左转向立管、右转向立管滑动连接设置在所述导向槽内;所述导向槽为对称设置在所述车头立板两端的同心弧形槽,包括左弧形槽、右弧形槽;所述左转向立管、右转向立管上分别设置有左转向支管、右转向支管;所述左转向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左转向立管,所述左转向支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左滚动部件,所述左滚动部件滑动设置在所述左弧形槽内;所述右转向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右转向立管,所述右转向支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右滚动部件,所述右滚动部件滑动设置在所述右弧形槽内;所述转向推杆组件与所述车头立板之间设置有摇臂组件,所述摇臂组件包括前摇臂、后摇臂、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前摇臂和后摇臂的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分别连接在所述前摇臂、后摇臂的两端,所述左转向立管、中间转向立管、右转向立管设置在由所述前摇臂、后摇臂、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所形成的空腔内;所述前摇臂或所述后摇臂可相对转动连接所述车头立板;所述左转向立管、中间转向立管、右转向立管上分别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前摇臂和/或后摇臂的左连接管、中间连接管、右连接管,所述左连接管、中间连接管、右连接管分别与所述左转向立管、中间转向立管、右转向立管连接的一端为固定连接,所述左连接管、中间连接管、右连接管分别与所述前摇臂和/或后摇臂连接的一端为可转动连接;处于直行状态下时,所述左转向柱的轴线处、右转向柱的轴线处、左转向臂与左转向支架的连接处、右转向臂与右转向支架的连接处所围成的图形在竖直方向上呈等腰梯形;所述左转向柱的轴线处与所述右转向柱的轴线处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左转向臂与左转向支架的连接处与所述右转向臂与右转向支架的连接处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前轮车辆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推杆与所述左转向支架、中间转向支架、右转向支架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轴承件,所述左转向支架、中间转向支架、右转向支架与所述左转向臂、中间转向臂、右转向臂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轴承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前轮车辆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件的安装处均设置有环形挡板,所述环形挡板上均设置有便于所述轴承件拆装的缺口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前轮车辆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左轮转向机构、右轮转向机构、中间转向机构分别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左轮转向机构、右轮转向机构、中间转向机构转动幅度的左限位装置、中间限位装置、右限位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前轮车辆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转向柱的底端通过连接左减震装置连接所述左轮,所述右转向柱的底端通过连接右减震装置连接所述右轮;所述转向推杆组件设置在所述左减震装置、右减震装置的上方,并且设置在所述摇臂组件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羊—本田摩托(广州)有限公司,未经五羊—本田摩托(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781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后轮架可折叠电动高尔夫球车
- 下一篇:可变儿童车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