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由醇溶性红曲色素制成的油溶性红曲色素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98516.0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37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邓毛程;李静;陈维新;王瑶;栗瑞敏;段迪;容志恒;谢杰文;吴丰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邓毛程;李静 |
主分类号: | C12P1/04 | 分类号: | C12P1/04;C09B61/00;C12R1/07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苏运贞;裘晖 |
地址: | 510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醇溶性 红曲 色素 制成 油溶性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醇溶性红曲色素制成的油溶性红曲色素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对凝结芽孢杆菌发酵,得到发酵液;接着用截留分子量为30kDa的超滤膜对发酵液进行两次超滤,将两次超滤得到的透过液合并,用截留分子量为360Da的超滤膜进行第三次超滤,收集浓缩液;将浓缩液与植物油脂混合均匀,然后静置,待分层趋于稳定后,取上层的萃取液;将萃取液和醇溶性红曲色素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油溶性红曲色素。该油溶性红曲色素着色均匀、稳定,适用于食品、化妆品和药品等工业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色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由醇溶性红曲色素制成的油溶性红曲色素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红曲色素是红曲霉发酵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是一系列聚酮类化合物的混合物。红曲色素已被鉴定的色素组分有十几种,目前最具应用价值的红曲色素主要集中为6种醇溶性的红曲色素,包括呈红色的红斑红曲胺(Rubropunctamine)、红曲玉红胺(Monascrubramine),呈橙色的红斑红曲素(Rubropunctatin)、红曲玉红素(Monascorubrin),呈黄色的安卡红曲黄素(Ankaflabin)、红曲素(Monascin)。
红曲色素是一种安全性高、稳定性好、着色力强的天然色素,并具有降低血脂、血压,抗突变、防腐、保鲜等生理活性。中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已经将红曲色素作为安全食品添加剂,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家地区也将红曲色素作为食品辅料或食品配料。目前,红曲色素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医药等工业领域,例如,肉制品、糕点、糖果、酱类、饮料等行业的着色都应用了红曲色素。
现有的红曲色素商品是醇溶性、水溶性的色素,在油脂类液体中几乎不溶解。这个缺陷限制了红曲色素在极性较低的液体中应用。为了克服红曲色素不溶于油脂类液体的缺陷,有人尝试利用现有的各种乳化剂商品改进红曲色素的亲油性,如利用蔗糖脂肪酸酯、山梨醇酐脂肪酸酯等将红曲色素、水和食用油进行乳化。但是,红曲色素在现有的一些乳化剂商品上着色很弱,利用这些乳化剂商品制成的油溶性红曲色素着色不均匀,分层现象严重,很难实现商品化生产与应用。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利用可用于食品中的凝结芽孢杆菌为菌种,发酵生产生物表面活性剂,以所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为媒介,将醇溶性红曲色素制成油溶性红曲色素。所得油溶性红曲色素具有着色均匀、稳定性强的特点,填补油溶性红曲色素市场空白,为红曲色素提供更加广泛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由醇溶性红曲色素制成的油溶性红曲色素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油溶性红曲色素。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油溶性红曲色素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由醇溶性红曲色素制成的油溶性红曲色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活化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
(2)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发酵:将发酵培养基置于发酵罐中,灭菌,冷却后将步骤(1)活化的凝结芽孢杆菌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启动搅拌,通入无菌空气,控制搅拌转速、通气比和温度,发酵;
(3)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获得:用截留分子量为30kDa的超滤膜对发酵液进行第一次超滤,设定浓缩比,收集第一次透过液;用无菌水稀释第一次超滤所得的浓缩液,再用截留分子量为30kDa的超滤膜进行第二次超滤,设定浓缩比,收集第二次透过液;将两次收集的透过液合并,用截留分子量为360Da的超滤膜进行第三次超滤,设定浓缩比,收集浓缩液;
(4)植物油脂萃取生物表面活性剂:在无菌条件下,将步骤(3)获得的浓缩液与植物油脂混合均匀,然后静置,待分层趋于稳定后,排出下层的液体,取上层的萃取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邓毛程;李静,未经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邓毛程;李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85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