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剖面双极化共形基站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99107.2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1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俞斌;张凯;谭冠南;李琴芳;毛圣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硕贝德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50;H01Q19/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禹小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剖面 极化 基站 天线 | ||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基站天线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低剖面双极化共形基站天线,包括对称振子和馈电结构,还包括反射板,所述馈电结构设于反射板上;所述对称振子的数量为四个,对称振子两两对称放置;所述馈电结构包括巴伦、阻抗变换器和馈电片,所述阻抗变换器连接馈电片,所述对称振子与巴伦连接;所述馈电片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每个馈电片连接呈对角关系的两个对称振子,本发明采用四个对称振子天线相互正交实现双极化性能,将天线振子臂进行弯折,使得天线很好的适应工作环境,从而可以在较低的剖面高度下实现双极化基站天线的共形;同时也可以减小天线所占的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基站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剖面双极化共形基站天线。
背景技术
基站作为移动通信中的重要环节,其在整个通信系统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用来作为收发信号的基站天线,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通信系统的性能。
随着对于通信容量和通信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天线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多,利用双极化天线的极化分集技术,可以很好的实现频率复用、收发同工、抵抗多径衰减和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相比于单极化天线能够在不牺牲天线性能的前提下减少所占空间,双极化天线能接收或发射两个极化正交的电磁波,因此在同一带宽内,双极化天线可以发射两种信号,提高了收发时工作或者频率复用的效率。
随着天线在很多复杂的环境下使用,对于天线的尺寸和形状也会有特定的限制,如果利用传统的天线很难满足需求,无法实现与天线工作所处的环境达到共形。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在较低的剖面高度下实现双极化基站天线的共形,使得很好的适应天线的工作环境,减小天线所占空间的低剖面双极化共形基站天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低剖面双极化共形基站天线,包括对称振子和馈电结构,还包括反射板,所述馈电结构设于反射板上;所述对称振子的数量为四个,对称振子两两对称设置;所述馈电结构包括巴伦、阻抗变换器和馈电片,所述阻抗变换器连接馈电片,所述对称振子与巴伦连接;所述馈电片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每个馈电片连接呈对角关系的两个对称振子。
优选的,所述对称振子包括三条振子臂,分别为第一振子臂、第二振子臂和第三振子臂,所述第一振子臂连接第二振子臂,所述第二振子臂连接第三振子臂。
优选的,所述巴伦为四方体结构,所述四个对称振子分别与巴伦顶面的四个角连接,巴伦的底面与反射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各个相邻对称振子之间留有空隙。
优选的,所述巴伦内部为中空状,巴伦的四个侧面的中部分别设有缝隙,所述缝隙自巴伦顶面延伸到底部,所述巴伦的高度为1/8-1/4波长,所述缝隙的长度小于巴伦的高度,巴伦为一个整体,对对称振子起支撑和馈电作用。
优选的,所述两个馈电片正交设置于巴伦内部,减少天线所占的空间,两个馈电片分别为两个极化馈电,使得能够形成较好的双极化效果。
优选的,所述反射板为矩形板,所述反射板的四条边上分别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高度为1/16-1/8的波长,能够等效成一个扼流圈,改善天线的方向图。
优选的,所述反射板上设有过孔,所述阻抗变换器设于反射板底面,所述馈电片通过过孔与阻抗变换器连接,通过阻抗变换器进行馈电,信号就可以由外部馈入到对称振子中,达到工作所需的阻抗匹配状态。
优选的,所述阻抗变换器的长度为1/4的波长。
优选的,所述振子臂包括连接端和弯折端,所述连接端的一端连接巴伦,连接端的另一端连接弯折端,将振子臂的一部分做弯折处理,能够便于和工作的环境进行共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硕贝德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硕贝德通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91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