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A柱钣金件的落料整形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99342.X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3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舜仕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08 | 分类号: | B21D37/08;B21D28/14;B21D28/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1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柱钣金件 整形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A柱钣金件的落料整形模具,包括分别用于汽车A柱左右钣金件落料整形的两组模组,每组模组分别包括落料单元、成型单元和冲孔单元;落料单元的落料上模(23)与上模组件连接,落料下模(24)与下模组件(7)连接;成型单元的成型块(10)分别位于落料单元的左右两侧,成型单元的上端与上模组件连接,并通过驱动装置水平方向滑动连接在下模组件(7)上;冲孔单元竖直连接在上模组件上,并且冲孔单元的冲头(26)穿过落料上模(23)作用于钣金件上。采用这种结构后,一次开合模就可以实现多个工序,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而且也减少了多付模具;同时,材料的利用率高,减少废料,节省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的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汽车A柱钣金件的落料整形模具。
背景技术
一般轿车车身有三类立柱,从前往后依次为前柱(A柱)、中柱(B柱)和后柱(C柱),对于轿车而言,这些立柱除了支撑作用,也起到了门框的作用。其中,A柱是左前方和右前方连接车顶和前舱的连接柱,位于发动机舱和驾驶舱之间,左右后视镜的上方。A柱是支撑和稳定车身结构的主要钢梁,尤其是驾驶舱来说,A柱的宽大结实与否直接关系到正面碰撞对驾驶舱是否形变,但是为了达到结实可靠的目的而将A柱设计成过宽的宽度,却会导致拐弯时盲区太大,不利于驾驶员驾驶,存在安全隐患。因此,A柱既要保证其刚性和强度,尺寸又不能过宽,这对A柱生产厂家来说其生产中用到的模具是非常重要的。现有技术中,A柱的设计结构通常为整体侧围结构,而这种结构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外装饰板式结构,即在侧围外板上增加一外饰板,通过卡扣将外饰板与侧围外板连接,但是这种结构在生产过程中要求达到的外观和精度要求是非常高的,大大增加了制造成本;另一种是利用侧围外板设计成一体的整体式A柱结构,这种结构的特点是表面质量好、尺寸精度高,但是由于A柱部位的特有结构,模具需要设计有侧整形的机构,造成冲压模具十分复杂,操作非常繁琐,工序众多,从而生产成本很高。
如图1中所示,汽车A柱钣金件多为成对使用,即汽车A柱左钣金件和汽车A柱右钣金件,它们不仅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弧度,侧围板还具有折边,另外顶面还具有安装孔,形状结构复杂,通常需要经过拉延、侧整形、修边、侧修边、冲孔后,再次修边、侧修边、冲孔、侧翻边等工序。由此可知,生产汽车A柱左右钣金件的工序繁多、每道工序需要一付模具,因此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序简单、能大大降低模具成本,同时减少材料浪费的汽车A柱钣金件的落料整形模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汽车A柱钣金件的落料整形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该模具包括分别用于汽车A柱左钣金件落料整形的模组和用于汽车A柱右钣金件落料整形的模组,两组模组分别连接于模具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之间的左右两端;每组模组分别包括落料单元、成型单元和冲孔单元;所述落料单元的落料上模与上模组件连接,落料下模与下模组件连接;所述成型单元的成型块分别位于落料单元的左右两侧,成型单元的上端与上模组件连接,并通过驱动装置水平方向滑动连接在下模组件上;所述冲孔单元竖直连接在上模组件上,并且冲孔单元的冲头穿过落料上模作用于钣金件上。
所述的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垫板和上模固定板,上模固定板固定连接在上模垫板下面,汽车A柱左钣金件落料整形的模组和汽车A柱右钣金件落料整形的模组共同连接在上模固定板上并位于上模固定板的左右区域;所述上模固定板为框架式结构,包括水平板和竖直连接在水平板上的多个纵横交错的竖板;所述水平板面向下模组件的一面具有安装槽,落料单元的落料上模连接在安装槽内;水平板上面设有用于容置冲孔单元的冲孔驱动缸的安装柱,冲孔驱动缸的端部连接在安装柱端部;所述水平板在安装槽的两侧设有长腰孔,成型单元的上端滑动连接在长腰孔中。
所述落料下模为多个且沿钣金件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连接在下模组件上,多个落料下模的上表面形成钣金件下表面的轮廓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舜仕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舜仕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93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