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健粽子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01574.4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7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荣庭菊;彭昌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泉市保利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7/126 | 分类号: | A23L7/126;A23L33/10;A23L33/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韩炜 |
地址: | 550508 贵州省黔南布***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粽子 红糖 当归 保健疗效 补中益气 黄芪 赤小豆 健脾胃 炙甘草 重量份 山药 糯米 柴胡 陈皮 绿豆 生姜 红枣 花生 口味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健粽子,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糯米850‑950份、赤小豆240‑280份、绿豆170‑190份、山药20‑28份、黄芪16‑22份、炙甘草14‑16份、柴胡10‑14份、当归9‑11份、生姜8‑10份、陈皮5‑7份、红枣4‑6份、花生14‑18份、红糖18‑24份。本发明所制得的保健粽子具有补中益气、健脾胃的保健疗效,且口感较好、口味独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粽子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保健粽子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粽子,又叫“粽籺”、“筒粽”、“角黍”,是籺的一种,是我国传统节庆食物。粽子最基础的做法是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最初的作用是祭祀祖先和神灵。晋代的时候,粽子已经成为一种端午节庆食物。千百年来,吃粽子的习俗在中国盛行不衰,并且已经流传到朝鲜、日本、东南亚等国家。
但目前的粽子品质单一,不能满足市场上各类消费者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健粽子及其制作方法,所制得的保健粽子具有补中益气、健脾胃的保健疗效,且口感较好、口味独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保健粽子,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糯米850-950份、赤小豆240-280份、绿豆170-190份、山药20-28份、黄芪16-22份、炙甘草14-16份、柴胡10-14份、当归9-11份、生姜8-10份、陈皮5-7份、红枣4-6份、花生14-18份、红糖18-24份。
较优的,前述的保健粽子,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糯米900份、赤小豆260份、绿豆180份、山药24份、黄芪18份、炙甘草15份、柴胡12份、当归10份、生姜9份、陈皮6份、红枣5份、花生16份、红糖21份。
前述的保健粽子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所述糯米、赤小豆、绿豆,用清水清洗干净,得A品;
B、将所述黄芪、炙甘草、柴胡、当归、生姜、陈皮、红枣置于1800-2400份清水中,先用大火熬制25-35min,再用小火熬制45-55min,然后冷却、过滤,得水溶液B品;
C、将所述A品置于B品中浸泡12-14h,然后沥干水分得C品;
D、在C品中添加捣碎的山药、捣碎的花生和红糖,并搅拌均匀,得D品;
E、将粽叶放入锅内蒸煮25-35min,然后用清水洗干净后备用;
F、将洗干净备用的粽叶包扎D品,然后蒸煮,即得。
前述的保健粽子的制作方法,所述步骤B中的大火温度为110-130℃;小火温度为50-6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传统粽子原料中添加中草药黄芪、炙甘草、柴胡、当归、生姜、陈皮,从而达到补中益气、健脾胃的保健疗效;且添加了山药、花生,食用起来口感较好、口味独特。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不会对本发明构成任何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保健粽子,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糯米850-950份、赤小豆240份、绿豆170份、山药20份、黄芪16份、炙甘草14份、柴胡10份、当归9份、生姜8份、陈皮5份、红枣4份、花生14份、红糖18份。
上述的保健粽子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所述糯米、赤小豆、绿豆,用清水清洗干净,得A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泉市保利食品有限公司,未经福泉市保利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15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酵素面条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鱼肉粽子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