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考虑敌对端计算能力的物理层认证系统的安全性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01622.X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1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谢宁;李卓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2/06 | 分类号: | H04W12/06 |
代理公司: | 深圳舍穆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98 | 代理人: | 黄贤炬 |
地址: | 518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体信号 虚警概率 概率 认证系统 接收端 物理层 安全性检测 泄露 计算能力 假设检验 限时 安全认证 第二检测 认证信息 发射端 认证 检测 信道 发射 | ||
1.一种考虑敌对端计算能力的物理层认证系统的安全性检测方法,是包含发射端、接收端和敌对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物理层认证系统的安全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
所述发射端发射第一载体信号,所述第一载体信号经过无线衰落信道得到第二载体信号;
所述敌对端接收所述第二载体信号,基于所述第二载体信号获得估计标签信号和第一检验统计量,基于估计标签信号获得密钥质疑度,基于所述密钥质疑度获得认证信息泄露率,基于第一假设检验条件和所述第一检验统计量获得第一虚警概率,基于Neyman–Pearso(奈曼–皮尔逊)理论,当所述第一虚警概率小于或等于第一虚警概率的上限时,所述敌对端获得第一最优阈值,以确定第一检测概率,基于所述认证信息泄露率和所述第一检测概率获得泄露概率;
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第二载体信号,基于所述第二载体信号获得目标载体信号,基于所述目标载体信号获得残差信号,基于所述残差信号获得第二检验统计量,基于第二假设检验条件和所述第二检验统计量获得第二虚警概率,基于Neyman–Pearso理论,当所述第二虚警概率小于或等于第二虚警概率的上限时,所述接收端获得第二最优阈值,以确定第二检测概率,基于所述第二检测概率获得认证概率;并且
所述接收端基于所述泄露概率和所述认证概率,获得安全认证概率,以检测物理层认证系统的安全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认证概率PSA满足式(Ⅰ):
PSA=max{ηBob-ηEve,0} (Ⅰ),
其中,ηEve表示所述泄露概率,且满足ηEve=PD,EveIEve,PD,Eve表示所述第一检测概率,IEve表示所述认证信息泄露率,ηBob表示所述认证概率,且满足ηBob=PD,Bob,PD,Bob表示所述第二检测概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载体信号是以数据块的形式分块发射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钥质疑度满足式(Ⅱ):
其中,κ表示密钥,ki表示第i块所述密钥,yi表示第i块所述第二载体信号,si表示第i块信息信号,表示第i块所述估计标签信号,ti表示第i块标签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认证信息泄露率IEve满足式(Ⅲ):
其中,表示第i块标签信号ti。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假设检验条件满足:
H10:第二载体信号是正常信号
H11:第二载体信号是标记信号,
所述第二假设检验条件满足:
H20:残余信号中不存在认证信号
H21:残余信号中存在认证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于所述第一假设检验条件获得第i块第一测试阈值θi,Eve,基于所述第二假设检验条件获得第i块第二测试阈值θi,Bo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162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