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α-芋螺毒素Mr1.1及其突变体Mr1.1[I15L]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02578.4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7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于日磊;梁家珍;徐锡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7/08 | 分类号: | C07K7/08;A61K38/10;A61P35/00;A61P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芋螺毒素 突变体 多肽药物 疼痛 肿瘤 治疗 开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α‑芋螺毒素Mr1.1及其突变体Mr1.1[I 15L],α‑芋螺毒素Mr1.1及其突变体Mr1.1[I 15L]结构如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得到新的α‑芋螺毒素Mr1.1,能够作用于人体α9α10nAChR,活性远高于α‑芋螺毒素Vc1.1,能够开发出新的用于治疗疼痛或肿瘤的多肽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α-芋螺毒素Mr1.1及其突变体Mr1.1[I15L]。
背景技术
α9α10乙酰胆碱受体(nAChR)为近年来新发现的乙酰胆碱受体亚型之一,是治疗慢性疼痛的靶标,对外伤和化疗引起的疼痛具有明显作用,另外α9α10nAChR被发现在肿瘤细胞中被过量表达,也可作为抗肿瘤药物作用靶点。目前,特异性作用于α9α10nAChR的α-芋螺毒素为Vc1.1,RgIA和PeIA等。但是由于人体和老鼠体内α9α10nAChR的差异性,这些毒素在人体α9α10nAChR上的活性明显下降,不足以成药。其中Vc1.1本已进入二期临床,结果在人体α9α10nAChR上活性下降了100倍(相比于老鼠α9α10nAChR)。因此急需找出新的能够特异性作用于人体α9α10nAChR的芋螺毒素,并对其进行构效关系研究,以便开发出新的用于治疗疼痛或抗肿瘤的多肽类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α-芋螺毒素Mr1.1及其突变体Mr1.1[I15L],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得到新的α-芋螺毒素Mr1.1,能够作用于人体α9α10nAChR,活性远高于α-芋螺毒素Vc1.1,能够开发出新的用于治疗疼痛或肿瘤的多肽药物。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α-芋螺毒素Mr1.1及其突变体Mr1.1[I15L]结构如下
进一步,所述α-芋螺毒素Mr1.1及其突变体Mr1.1[I15L]能够作用于人体α9α10nAChR,活性远高于α-芋螺毒素Vc1.1,能够开发出新的用于治疗疼痛或肿瘤的多肽药物。
附图说明
图1是Mr1.1以及Mr1.1[I15L]的合成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Mr1.1及其突变体Mr1.1[I15L]是通过PCR对Conus marmoreus的毒液管的cDNA序列进行扩增而得到的新的α-4/7芋螺毒素。Can Peng.Weihua Chen.et.al.的研究表明,Mr1.1可在体外特异性抑制鼠神经元nAChR,并在体外显示出镇痛作用。Mr1.1能够特异性作用于老鼠α7nAChR。其能够在1umol水平抑制40%乙酰胆碱引起的α6α3β2nAChR的电流强度,因此,其镇痛作用来源于其对于这些受体的作用上,不仅仅包括α7nAChR。关于其合成,Mr1.1及其突变体Mr1.1[I15L]通过化学合成的手段进行研究,以固相合成为基础,采取Fmoc保护的策略,以及二步氧化法合成得到,Mr1.1以及Mr1.1[I15L]的合成方法如图1所示。
α-芋螺毒素Mr1.1及其突变体Mr1.1[I15L]为多肽类化合物,其包含有两对二硫键,为I–III、II–IV连接方式,且C端酰胺化。其结构如附图所示(其氨基酸结构均用氨基酸的简写表示,两个半胱氨酸之间的连接表示其侧链之间形成的二硫键)。α-芋螺毒素Mr1.1及其突变体Mr1.1[I15L]结构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25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