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铁企业基于能源仿真的多能源介质综合优化调配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03002.X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8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梁青艳;孙彦广;徐化岩;李文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10007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综合优化 多能源 数据库服务器 仿真计算机 关系数据库 调配系统 仿真平台 能量流 物质流 钢铁企业 参数配置模块 仿真分析模块 能量流网络 仿真优化 钢铁制造 工况信息 计划读取 录入模块 软件运行 实际需求 耦合特性 钢铁工业 耦合 仿真组 构建 链接 能源 局域网 切合 调配 保存 | ||
1.一种钢铁企业基于能源仿真的多能源介质综合优化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仿真组态模块、参数配置模块、工况录入模块、计划读取模块、仿真优化模块、仿真分析模块,六个模块均运行在仿真计算机上,模块涉及的参数及工况信息均保存在关系数据库中,所述的关系数据库运行在数据库服务器上,仿真计算机和数据库服务器之间通过局域网链接;
所述的仿真优化模块,基于能源仿真的多能源介质综合优化调配流程,首先根据生产计划确定流程工艺路径及工序单元,生成作业计划和维修计划,调用主生产工序能量流模型计算生产工序各种能源介质消耗量和回收量,以及生产工序各能源介质净需求,据此形成主生产工序能量动态平衡约束条件;然后调用分介质能量流模型进行能源系统介质转化计算,将技术气体、压缩空气、水、氢气等介质需求转换成对于煤气、蒸汽和电力需求,形成能源介质转换动态平衡约束条件;同时调用分介质能量流网络模型,根据能源设备启/停标识和能源介质管网平衡模型生产能源设备产能动态约束条件;汇总上述仿真信息,生成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进行煤气-蒸汽-电力动态调配优化,进而得到技术气体、压缩空气、水、氢气、煤气、蒸汽和电力分介质调配方案;仿真优化模块涉及到主生产工序能量流模型、分介质能量流模型、能量流网络集成模型、仿真优化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仿真组态模块,包括单元组态以及能量流网络组态;单元组态,需要配置各能源介质发生、消耗单元及单元的层级归属情况;能量流网络组态需要配置各介质能流情况,涉及源(即能源发生单元或者加工转化单元)、介质、目标、描述、数据点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参数配置模块,包括:折标系数配置、缓存配置、燃料约束、设备能力约束、介质优先级配置、自耗系数配置;折标系数配置,配置每种能源介质折标系数;缓存配置,用于配置各缓存单元存储容量上下限及实时容量读物标签;燃料约束配置,用于配置消耗混合燃料的设备如锅炉、电站等的各种燃料的比例范围及默认值;设备能力约束,用于配置各能源设备产出容量及效率如各型号电站的发电容量、发电效率及锅炉效率,各种锅炉设备的容量及效率,干熄焦发电设备CDQ的综合效率;介质优先级配置,用于配置介质调配优先级,以数字量进行表征,数字越大优先级越高;自耗系数配置,用于配置各能源设备相对于自身产出能源的自耗比例及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况录入模块,一方面对无法在线获取设备状态信息的设备进行状态的手工录入,另一方面对临时非计划性设备停机状态提供预录;录入的信息包括设备名称、事件类型、事件描述、开始时间、结束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计划读取模块,一方面用于从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读取生产计划及检修计划,另一方面对于无法在线读取的生产计划及检修计划,提供手工录入功能,以保证计划的完整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未经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300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