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动量FxLMS算法的主动噪声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05022.0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0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袁军;吕韦喜;刘东旭;张涛;唐晓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K11/178 | 分类号: | G10K11/178 |
代理公司: | 重庆萃智邦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1 | 代理人: | 黎志红 |
地址: | 40006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量 算法 收敛 主动噪声控制 滤波器 噪声信号功率 产生器模块 控制滤波器 抽头系数 次级通道 更新控制 加速梯度 建模模块 路径模块 滤波模块 室内噪声 算法模块 噪声信号 白噪声 权系数 主通道 平坦 应用 | ||
1.一种基于动量FxLMS算法的主动噪声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噪声信号滤波模块(1)、动量FxLMS算法模块(2)、次级通道建模模块(3)、白噪声产生器模块(4)及主通道路径模块(5),其中
噪声信号滤波模块(1),用于通过次级通道模拟滤波器对初始参考噪声信号x(n)进行滤波,产生滤波信号x’(n)进而注入到ANC系统主控制自适应滤波器中,成为主通道自适应滤波器的输入信号;
动量FxLMS算法模块,用于对经过滤波器过滤的信号采用动量FxLMS算法,更新控制滤波器W(z)的权系数,控制滤波器W(z)分别与噪声源、滤波器和动量FxLMS算法模块相连接,原始的噪声信号通过控制滤波器输出y(n),y(n)与白噪声产生器产生的白噪声相加,再经过次级通道产生抗噪信号y’(n),抗噪信号y’(n)与主路径的噪声d(n)相结合以减少误差传感器周围的声压;
次级通道建模模块(3),用于对次级通道进行实时的建模,包括次级通道路径S(z)、次级建模滤波器VSS-LMS算法模块,S(z)表示次级声源与误差传感器之间的声学响应,S(z)用于模拟ANC系统次级通道的路径函数,次级建模滤波器VSS-LMS算法模块用于更新次级通道建模滤波器的抽头系数;白噪声发生器产生一组随机信号v(n),v(n)通过次级路径产生建模信号v’(n),另外一端v(n)通过建模滤波器产生建模信号v’(n),参与误差信号e(n)与建模信号做差产生误差信号f(n)。f(n)作为动量LMS算法和VSS-LMS算法的误差信号;
白噪声发生器模块(4),用于产生高斯白噪声,并注入次级通道建模模块(3)的次级路径;
主通道路径模块(5),用于(模拟ANC系统主通道的路径函数(声学响应)从而对初始信号进行滤波,得到主通道自适应滤波器的期望信号d(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动量FxLMS算法的主动噪声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误差麦克风e(n)处监测其降噪性能,根据如下公式反映出其降噪性能的大小和次级通道建模的精确度:
其中R:ANC系统的降噪性能的好坏;e(n):ANC系统主控制自适应滤波器的误差函数;d(n):ANC系统主控制自适应滤波器的期望信号;△S:ANC系统中次级通道建模的精确度大小;Si(n):ANC系统中实际次级通道的路径函数;ANC系统中模拟次级通道的路径函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动量FxLMS算法的主动噪声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量FxLMS算法模块的动量LMS算法只比LMS算法增加了一个由权系数相关而引入的动量项,也就是说,如果以前的权系数变化量较大的时候,则目前权系数的修正量就增加,起到加速梯度下降,使得权系数均值收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动量FxLMS算法的主动噪声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通道建模模块(3)为了解决次级路径随时间变化的问题,对ANC系统在进行次级通道建模的一开始,采用在线建模,使其能够跟踪次级通道的变化,保证控制滤波器的稳定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动量FxLMS算法的主动噪声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通道建模模块(3)采用变步长LMS算法进行建模滤波器的权值更新,步骤如下:
估计e(n)和f(n)的功率
Pe(n)=λPe(n)+(1-λ)e2(n)
Pf(n)=λPf(n)+(1-λ)f2(n)
这里的Pe(n)和Pf(n)分别为残余误差信号e(n)和建模误差信号f(n);
计算两个功率的比值:ρ(n)=Pf(n)/Pe(n)
计算步长参数μs(n)的具体数值:
μs(n)=ρ(n)μmin+(1-ρ(n))μmax
μmin和μmax为建模滤波器的最小步长和最大步长;
对于控制滤波器使用以下算法进行更新权值:
方程式中:α为动量因子,取|α|<1,uw表示控制滤波器的步长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502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声结构
- 下一篇:一种语音主动降噪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