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沉积物厌氧孵化的组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07438.6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68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冷展睿;冉琼;戴志聪;李冠霖;祁珊珊;杜道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G01N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周新楣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积物 孵化 组合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积物厌氧孵化的组合装置,涉及沉积物原位实验领域,包括厌氧箱、孵化器和蠕动泵;所述蠕动泵和孵化器均设置在厌氧箱中;蠕动泵通过管道与孵化器相连通,管道上设置有数个三向阀;所述孵化器包括样品室、样品室盖、输入通道和输出通道;所述样品室为中空结构;样品室的上端和下端通过样品室盖密封,所述样品室内装有土芯沉积物,样品室盖中心开设有中心孔,样品室盖上的中心孔与输出通道和输入通道相连通。本装置的整个实验过程在高度无氧环境中进行,既可以完成单向的注入‑反应‑输出,又可以完成循环往复的反应,可根据实验需求定时操作,实现了半自动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沉积物原位实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沉积物厌氧孵化的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湿地生态系统是全球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键生态区,目前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与保护越来越受到关注,沉积物(Sediments)是支撑湿地生态系统基质,具有厌氧的特性,也是异于陆地土壤生态系统的最大区别。然而对湿地生态系统中沉积物的研究一直存在一个问题,即在传统的土柱采样与实验研究过程中,人为扰动改变了沉积物原有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特性,例如光照导致物质的光解或者感光反应、氧气的渗入导致元素的氧化和厌氧微生物的死亡,进而导致最终测得的数据与现实情况差异巨大。
现有的沉积物采样器与实验装置或者无法做到厌氧、避光,或者在厌氧、避光条件下无法将沉积物分层,得到不同深度的沉积物样品。例如传统的螺旋取样器或者取土钻,均无法杜绝空气中氧气大量向沉积物中渗透。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介绍了一种沉积物厌氧孵化的组合装置,配合专用采样器和专用孵化器同时满足了沉积物最大化厌氧、避光和分层采集不同深度沉积物的要求,同时在测定沉积物还原特征时创造了与原始沉积环境无限接近的厌氧特征。
发明内容
为解决湿地沉积物传统采样与还原性质实验测定过程中无法同时做到充分的厌氧、避光及精确分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沉积物厌氧孵化的组合装置,该装置通过采用分层采集器与孵化器,使得从采样到分离保存及后续的实验都做到了最大化的厌氧、避光及精确分层,使得测定沉积物的指标跟原始环境状况无限接近。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沉积物厌氧孵化的组合装置,包括厌氧箱、孵化器和蠕动泵;所述蠕动泵和孵化器均设置在厌氧箱中;蠕动泵通过管道与孵化器相连通,管道上设置有数个三向阀;所述孵化器包括样品室、样品室盖、输入通道和输出通道;所述样品室为中空结构;样品室的上端和下端通过样品室盖密封,所述样品室内装有土芯沉积物,样品室盖中心开设有中心孔,样品室盖上的中心孔与输出通道和输入通道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土芯沉积物通过分层采集器采集。
进一步的,分层采集器包括手扶杆和柱刀柱体;所述手扶杆的一端安装在柱刀柱体的上端,另一端垂直柱刀柱体并向柱刀柱体相反方向延伸;柱刀侧门开设设在所述柱刀柱体上,且柱刀柱体内部为空心结构,采集沉积物时,所述柱刀柱体的空心结构内设置有数个样品室。
进一步的,所述厌氧箱中置有催化除氧剂。
进一步的,所述孵化器与三向阀之间设置有滤膜。
进一步的,所述滤膜孔径为0.45um。
进一步的,所述补给液通过三向阀进入管道。
进一步的,三向阀与注射泵通过管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三向阀的一侧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有馏分收集器。
有益效果:
1.组合装置通过配合分层采集器和孵化器保证在采样过程中将人为扰动、氧气渗入和光照最小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74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土壤检测系统
- 下一篇:地表塌陷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