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疗手术用创口撑开固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07812.2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2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俞凯君;黄钢;罗松;籍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健康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黄佳丽 |
地址: | 20131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撑块 创口 固定装置 撑开 医疗手术 固定板 固定杆 吸附罩 套管 支架 对称 吸力 可旋转连接 对称固定 相对设置 向下移动 手术台 可调节 螺纹杆 斜导块 弹簧 底端 反转 推球 摇把 正转 转动 皮肤 | ||
1.一种医疗手术用创口撑开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两个支架(2)、两个撑块(3)、两块斜导块(4)、驱动组件、推球(8)、两根套管(9)、两根固定杆(10)、和吸附罩(15);
两个支架(2)对称地固定在固定板(1)的底部两侧;
两块撑块(3)对称相对设置,两块撑块(3)分别与两块支架(2)可旋转连接;两块撑块(2)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9);
两块斜导块对称地分别固定在两块撑块(3)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面上;两块斜导块(4)上端的距离大于下端的距离;
驱动装置设置在固定板(1)的顶部中心,驱动推球(8)上下移动;
推球(8)位于导块(4)之间;两块斜导块的斜边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推球(8)的直径,最小距离小于推球(8)的直径;
固定板(1)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套管(9),套管(9)内插入有固定杆(10),且高度可调节;
固定杆(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附罩(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手术用创口撑开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组件包括螺纹管(5)、螺纹杆(6);
固定板(1)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螺纹管(5);螺纹杆(6)的外螺纹与螺纹管(5)的内螺纹相配;
螺纹杆(6)的下端穿过螺纹管(5)伸入两个两块斜导块(4)之间,且螺纹杆(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球(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手术用创口撑开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杆(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4),限位块(14)的直径大于套管(9)的管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手术用创口撑开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块撑块3呈L形,具有相互垂直的两个端面,L形的折弯处具有直角倒角;
两个撑块(3)的一个端面相对设置,两块撑块(3)的另一个端面通过转轴分别与两块支架(2)可旋转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手术用创口撑开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撑块(3)的外壁设置有一层止血组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手术用创口撑开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块斜导块(4)均为直角梯形块结构;
撑块(3)和斜导块(4)为一体成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手术用创口撑开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套管(9)的管壁固定连接有定位管(11);
定位管(11)内螺纹连接有螺栓(12),固定杆(10)上开设有若干个与螺栓(12)相配合的定位孔(13)。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手术用创口撑开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吸附罩(15)上固定连接有活塞管(16),活塞管(16)内插入有活塞杆(17),活塞杆(1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塞(18),活塞(18)位于活塞管(16)的内腔,活塞杆(17)的顶端延伸至活塞管(16)外,且活塞杆(17)的顶端同样固定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的直径大于活塞管(16)的管径。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医疗手术用创口撑开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吸附罩15的吸力将固定杆(10)固定之后,旋转螺纹杆(6)向下移动的同时会带动推球(8)沿着导块(4)的斜边一起向下移动,随着推球(8)的逐渐下移导块(4)之间的距离会逐渐增大,同时带动两块撑块(3)绕着支架(2)向两侧运动,从而将创口撑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健康医学院,未经上海健康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781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瓣环收缩器
- 下一篇:一种颈椎小关节融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