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冲击地压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08128.6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98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郑爽;刘付刚;武俊峰;陶金;李忠勤;梁艳华;韩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27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冲击 地压 监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煤矿冲击地压监测装置,包括承压壳(1)和限位筒(10),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壳(1)的上表面设置为圆弧状结构,且其的内部安装有电动机(2),并且电动机(2)的输出端安装有传动链(3),所述承压壳(1)的内部安装有限位架(4),且限位架(4)的表面被套筒(5)贯穿,所述套筒(5)外表面的中间处被传动链(3)的末端包裹,且套筒(5)的两端安装有导向杆(6),所述导向杆(6)通过外表面开设的外螺纹(7)与套筒(5)相互连接,所述导向杆(6)末端的上下两侧预留有滑槽(8),且导向杆(6)的内部预留有空腔(9),所述限位筒(10)安装在套筒(5)的外侧,且限位筒(10)的内表面与滑槽(8)卡合连接,所述承压壳(1)的侧面开设有2个凹槽(12),且凹槽(12)相对应的内壁处安装有限位筒(10),所述导向杆(6)的末端位于凹槽(12)内,所述承压壳(1)内部的下方安装有容置箱(13),且容置箱(13)内壁的顶部设置有电线盒(14)和2个弹簧绳(15),并且电线盒(14)位于2个弹簧绳(15)的中间,所述弹簧绳(15)的下方安装有第一金属球(16),所述第一金属球(16)内底部的中心处安装有支撑架(17),且支撑架(17)的两侧设置有第二金属球(18),并且第二金属球(18)位于第一金属球(16)的下方,所述空腔(9)和承压壳(1)的下方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1),所述承压壳(1)的下表面嵌入式安装有支脚(19),且支脚(19)关于承压壳(1)的中心点等角度设置有4个,并且支脚(19)的下端设置为锥形结构,所述传动链(3)安装在套筒(5)的中心处,且套筒(5)的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7),并且外螺纹(7)的走向为对称设置,所述限位架(4)关于传动链(3)对称设置有2个,且限位架(4)的内侧通过轴承与套筒(5)的外侧相互连接;所述滑槽(8)关于导向杆(6)的中分水平线对称设置有2个,且滑槽(8)与限位筒(10)构成滑动结构,所述支撑架(17)与第二金属球(18)为固定安装,且支撑架(17)设置为中空的结构,并且第二金属球(18)的中心点与第一金属球(16)的中心点为同一垂直线。
2.一种煤矿冲击地压监测装置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监测方法为:首先将第一金属球(16)内部安装的导线接入电线盒(14)的内部,随后将整体放入井中,并且支脚(19)扎入土壤中,开启电线盒(14)的电源,电线盒(14)通电,并且电流通过弹簧绳(15)传递给第一金属球(16),若承压壳(1)处于倾斜状,内部的第二金属球(18)为倾斜状,此时第二金属球(18)一端翘起,即该端的第二金属球(18)与第一金属球(16)接触,即电路接通,工作人员从外置的监测表得知电路接通,即承压壳(1)为倾斜状态,调整承压壳(1),直至电路断开,此时承压壳(1)为平衡状态,即压力传感器(11)与底面平衡接触,支脚(19)扎在土壤里,提高承压壳(1)的稳定性,之后启动电动机(2),电动机(2)带动传动链(3)进行转动,传动链(3)带动套筒(5)进行转动,即套筒(5)在限位架(4)的内部进行转动,由于套筒(5)表面的滑槽(8)被限位筒(10)固定住,从而套筒(5)转动时,套筒(5)顺着外螺纹(7)进行转动,即导向杆(6)向外螺纹(7)中水平伸出,直至导向杆(6)的末端插入土壤中,压力传感器(11)对岩层的压力进行监测,信息传递给地面的监测站即完成监测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科技大学,未经黑龙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812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