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棉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08678.8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32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寇玲 |
主分类号: | A61K36/756 | 分类号: | A61K36/756;A61P17/00;A61P25/02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申艳玲 |
地址: | 030001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棉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棉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将棉片浸入药液中,浸透20‑40分钟后,取出药棉晾干备用;所述药液由侧柏叶、大黄、黄柏、红花四种药材在乙醇中浸泡七天得到。所述药液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侧柏叶:1‑3份,大黄:2‑6份,黄柏:2‑6份,红花:1‑3份;使用乙醇浸泡上述药材。相比采用医用脱脂棉制棉的传统铺棉灸,本发明选择新疆长绒棉可使施灸时充分燃烧,且制作薄片时均匀,不易有洞,而且我方将药棉片厚度控制在0.04mm‑0.06mm,从而更精准的控制施灸温度,降低患者被烫伤风险,提高灸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棉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棉灸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药棉灸是一种以温热作为刺激源的热灸疗法,在治疗带状疱疹、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病中运用了热证可灸的机理。其机理也得到现在研究支持。热证可灸的主要依据,一则根据《理瀹骈文》中说:“若夫热症可以用热者,一则得热则行也,一则以热能引热,使热外出也,即从治之法也”。《灵枢》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火气已通,血脉乃行”。现代研究表明,灸法通过燃烧后,给予机体热、光、烟刺激,多靶点、多途径激发了机体自身的内源性调节系统,产生了内源性保护物质,进而发挥靶器官调节效应。灸法的温热刺激可明显改变机体局部皮肤、皮下与肌层温度。临床和实验表明,施灸温度是影响灸效的重要因素,43℃-51℃为灸法的适宜温度,该温度既可使病人耐受,且灸法的热刺激及抗炎作用最高。
目前铺棉灸均为手工制作,其厚度和均匀度很难控制,从而影响燃烧速度和温度,进而影响临床疗效。如李雪薇、黄甲等人在2010年3月《新中医》杂志发表的《铺棉灸操作规范及在皮肤病中的应用举隅》中详述了传统手工铺棉灸的制作过程“在手干燥之后,从大的蓬松脱脂棉团上,轻轻撕取一小块棉片,不宜以棉签上的棉花为材料。大小约1cm×1cm×0.2cm。一手拿起棉花片,另一手配合将棉花片稍微扯松、变扁。从棉片边缘选取一点,用手指将棉花纤维轻轻向外拉伸,注意不要拉断。以最开始的点为起点,逐渐向外拉伸棉花纤维,注意用力均匀,使棉花纤维分布均匀,逐渐展开使之呈薄面片(薄如蝉翼)。在拉伸过程中,如果出现不均匀的情况,要及时调整棉花纤维的分布,防止厚薄不均匀。最后形成3cm×3cm,厚约0.01cm的棉花薄片,夹在书内保存备用。”到目前为止,铺棉灸中棉的制备未有统一标准,虽有“薄如蝉翼”和“0.01cm”厚等说法,但与临床使用有较大差距,经过大量临床观察,灸棉厚度应在“0.04-0.06”mm之间,重量在每平米10克是最佳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药棉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解决了灸棉的厚度和均匀度的问题,并将外用药物与灸棉结合进行应用,在灸棉燃烧时炭化药物成分,提高吸收和疗效。
本发明在传统铺棉灸的基础上,药棉灸将中药炭药的作用结合在一起。在灸棉燃烧的同时,将中药的有效成分炭化,提高吸收率,起到收敛止血的作用。(传统是将药物炒黑炭化,研碎使用,因颗粒粗,影响吸收率),将药物制炭,成黑色,“以黑治红”治疗红肿痒痛等症状,有“水盛火”之意。现代研究表明,以上药物炭制后既可增加炭素 ,加强吸附作用, 又可最大程度的增加药物有效成分,如发挥止血、凝血作用的鞣质及钙离子含量相对增多。钙离子能促血液及蛋白质凝固,具收敛、止血作用,并能降低细胞的通透性,减少渗出物,有消炎作用。鞣质在外用时,具有止血、收敛作用,能收缩微血管,阻止血液外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棉片浸入药液中,浸透20~40分钟后,取出药棉晾干备用;所述药液由侧柏叶、大黄、黄柏、红花四种药材在乙醇中浸泡七天得到。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药液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
侧柏叶:1-3份,
大黄:2-6份,
黄柏:2-6份,
红花:1-3份;
使用乙醇浸泡上述药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寇玲,未经寇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86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