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延伸导向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09279.3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2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张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银宝山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出板 导向机构 顶出机构 楔紧块 斜顶 延伸导向结构 滑动块 断裂现象 固定设置 支撑板 倒角 顶出 后槽 卡死 穿过 配合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延伸导向结构,包括一级顶出机构、二级顶出机构和导向机构,导向机构还包括后槽座,其中:一级顶出机构包括一级顶出板、直顶连杆和一级直顶;二级顶出机构包括二级顶出板、斜顶连杆和二级斜顶;二级顶出板设置在一级顶出板的上面,一级顶出板上固定设置楔紧块,楔紧块穿过二级顶出板;导向机构位于一级直顶和二级顶出板之间,导向机构包括支撑板和第一滑动块,第一滑动块上设置有与楔紧块上端相配合的倒角。本发明可以避免在二次顶出时斜顶连杆出现卡死或者发生断裂现象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模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延伸导向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模具,由于脱模结构较多,顶出过程中,需要进行二次甚至多次顶出才能将产品顺利的从模具中顶出脱模,尤其是二次顶出上存在斜顶的,传统的二级导向距离太短,在二次顶出时,极容易发生顶杆断裂或者顶出卡死现象,主要原因就是第一次顶出结束之后,二次顶出的导向距离太短。此问题急需解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延伸导向结构,延长了二次顶出的导向距离,可以避免在二次顶出时斜顶连杆出现卡死或者发生断裂现象的发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延伸导向结构,包括一级顶出机构、二级顶出机构和导向机构;
一级顶出机构包括一级顶出板、直顶连杆和一级直顶,直顶连杆的上端与一级直顶固定连接,直顶连杆的下端与一级顶出板固定连接;
二级顶出机构包括二级顶出板、斜顶连杆和二级斜顶,斜顶连杆的下端通过斜顶滑座设置在二级顶出板上,斜顶连杆的上端穿过一级直顶后与二级斜顶固定连接;
二级顶出板设置在一级顶出板的上面,一级顶出板上固定设置楔紧块,楔紧块穿过二级顶出板;
导向机构位于一级直顶和二级顶出板之间,导向机构包括位置固定的支撑板以及在支撑板上只能水平移动的第一滑动块,第一滑动块上设置有与楔紧块上端相配合的倒角。
进一步的,导向机构还包括后槽座,后槽座固定设置在模具本体上,后槽座位于一级直顶和二级顶出板之间,且直顶连杆和斜顶连杆均穿过后槽座,支撑板固定设置在后槽座内部,后槽座内且位于支撑板的上部设置有可供第一滑动块水平移动的限位滑槽,斜顶连杆穿过支撑板和第一滑动块。
进一步的,支撑板上沿斜顶连杆水平投影的方向上设置有长圆孔,斜顶连杆穿过支撑板的长圆孔。
进一步的,斜顶滑座包括沿斜顶连杆水平投影的方向设置的滑道以及位于滑道内的第二滑动块,滑道由两个前后平行设置的凹槽组成,第二滑动块与斜顶连杆的下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二级顶出板上且位于斜顶滑座上方的位置设置有长圆孔,长圆孔的方向为沿斜顶连杆水平投影的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第一滑动块的下端和楔紧块的上端均设置有倾斜的倒角,且两者相互接触时斜面相互配合。
进一步的,二级顶出板上还设置有供直顶连杆和楔紧块穿过的孔。
进一步的,后槽座内固定设置有直顶导向套,直顶导向套套在穿过其内的直顶连杆外。
进一步的,支撑板距离二级顶出板的竖直距离大于二次顶出时二级顶出板向上移动的距离。
进一步的,一级顶出板与二级顶出板上斜顶滑座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避让孔。
进一步的,一级顶出板和二级顶出板均由油缸带动。
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银宝山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银宝山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92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洗发水瓶快速注塑脱模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翘曲变形的面板框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