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同粒径生物对有机物降解影响的研究装置及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09378.1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89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军;吴凯媛;成小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徐蓓;尹妍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同 粒径 生物 有机物 降解 影响 研究 装置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同粒径生物对有机物降解影响的研究装置,包括有机底物、取食网笼和底座;取食网笼的孔径与所研究的生物的粒径相同;有机底物放置于取食网笼内,每个取食网笼内放置一个单体有机底物;取食网笼连接于底座上部;所述底座配重。该装置结构简单,用材普遍,装拆方便,稳定性较高,便于携带且价格低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科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同粒径生物对有机物降解影响的研究装置及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底栖生物是指生活在江河湖底水域底表或潜栖在底泥中的水生动物。底栖生物是水域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底栖生物的大小、种类、分布、群落结构、变动规律等很多方面对维持水域生态系统中物质及能量的循环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底栖生物按粒径大小可分为3类:微型底栖生物、小型底栖生物和大型底栖生物。其中微型底栖生物是能通过0.042 mm网筛的底栖生物,主要包括原核微生物,真核微藻和原生动物等;小型底栖生物是能通过孔径为0.5 mm网筛而被孔径为0.042 mm网筛截留的后生动物,主要包括线虫,桡足类,多毛类和动吻类等类群;大型底栖生物是能够被孔径为0.5mm网筛截留的底栖动物。其中,原核微生物及真核微藻在底栖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有机质利用及营养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原生动物和小型动物是底栖微食物网中由初级生产力向高营养级转换的枢纽。微型和小型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现存量及分布格局的变动会对底栖微食物网及河流生态系统产生影响。而大型底栖生物即底栖动物,是水体生态环境中的常见类群,在水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底栖动物也是一类活动能力相对较弱的生物类群,生活分布范围相对狭小,直接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它们通过摄食、掘穴和建管等活动与周围环境发生着相互作用,且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因此常被作为指示生物广泛应用于河流生态评价中。
通过探究不同粒径生物对河流中有机物的降解,可以了解河流中的不同粒径的生物对生态系统中有机物质降解的影响以及河流中生物群落组成。然而现有技术中缺乏相关的研究装置及研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关于河流中不同粒径生物对有机物降解影响研究的不足,原创性的设计出用于河流中不同粒径生物对有机物降解影响的研究装置及分析方法,用来探究河流中不同粒径生物对有机物降解的影响。该研究装置制作简单,用材普遍且价格低廉,拆装方便,便于携带且稳定性较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不同粒径生物对有机物降解影响的研究装置,包括:有机底物、取食网笼和底座;
所述取食网笼的孔径与所研究的生物的粒径相同;所述有机底物放置于所述取食网笼内,每个所述取食网笼内放置一个单体有机底物;所述取食网笼连接于所述底座上部;所述底座配重。配重的底座可以固定取食网笼,使其在河流中更加稳定而不被水流冲走。取食网笼的孔径依据研究需要,设置为与被研究的生物的粒径相同的尺寸,以便于该尺寸的生物进入取食网笼取食。有机底物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不同大小,作为微生物生长的附着场所,同时作为有机物以供生物分解利用。每个取食网笼内放置一个单体有机底物,可防止水流冲刷使有机底物叠加在一起而影响实验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为网箱,所述网箱内设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上放置所述取食网笼。
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块为石块。
进一步的,所述取食网笼有多个,分为N个孔径组,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每个所述孔径组有至少一个所述取食网笼,每个所述孔径组内所述取食网笼的孔径相同,不同所述孔径组的所述取食网笼的孔径不同。根据设置不同孔径的取食网笼,可同时研究不同粒径的生物对于有机物降解的影响。每组含有大于1个取食网笼时,还可同时研究不同时间内相同粒径生物对河流中有机物的降解率。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孔径组内包括三个所述取食网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93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潮湿农田土壤中地膜残留量测定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实验室用水泥浆检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