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运载火箭电磁辐射发射分布式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09407.4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33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郭华栋;吕长春;陈志红;尹禄高;李云;李帆;张三庆;姜铁华;周萍;杨雪;吴华兵;陈策;陈思阳;静广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29/08 | 分类号: | G01R29/0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张辉 |
地址: | 1000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载火箭 电磁辐射 发射 分布式 测量方法 | ||
1.一种运载火箭电磁辐射发射分布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运载火箭仪器舱所有电气设备完成总装后,在屏蔽暗室采用非金属支架水平支撑运载火箭仪器舱,将仪器舱布置在屏蔽暗室转台上;
(2)根据测量需求确定仪器舱内和仪器舱外的测点位置;
(3)将测点与电磁辐射发射分布式测量系统连接;
(4)根据运载火箭模飞流程中各个测点的信号特性,确定电磁辐射发射分布式测量系统的参数配置;所述信号特性包括信号产生结束时刻、频谱范围、功率、带宽和谐波;
(5)运载火箭执行模飞流程,在流程开始时给电磁辐射发射分布式测量系统提供触发信号,电磁辐射发射分布式测量系统开展测量工作并记录数据;
(6)模飞流程结束时给电磁辐射发射分布式测量系统提供停止信号,停止电磁辐射发射测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载火箭电磁辐射发射分布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电磁辐射发射分布式测量系统包括仪器舱内测量系统和仪器舱外测量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运载火箭电磁辐射发射分布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仪器舱内测量系统包括非金属电场探头、光纤、场强监视仪、多通道接口和计算机,其中非金属电场探头布置在仪器舱内的测点位置,每个非金属电场探头通过光纤与场强监视仪连接,多个场强监视仪均通过多通道接口与计算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运载火箭电磁辐射发射分布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仪器舱外测量系统包括接收天线、射频线缆、接收机或实时频谱仪、射频开关、LAN和计算机;接收天线布置在仪器舱外的测点位置,每个接收天线通过射频线缆经射频开关与接收机或频谱仪连接,接收机或频谱仪通过LAN与计算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运载火箭电磁辐射发射分布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仪器舱外测点信号较弱时,仪器舱外测量系统还包括低噪声放大器,用于将接收天线接收的射频信号放大后,通过射频开关输出给接收机或频谱仪。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运载火箭电磁辐射发射分布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仪器舱外测点信号较强时,仪器舱外测量系统还包括衰减器,用于将接收天线接收的射频信号衰减后,通过射频开关输出给接收机或频谱仪。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的一种运载火箭电磁辐射发射分布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舱外测量系统和仪器舱内测量系统中得计算机为同一台计算机,当计算机接收到触发信号时,电磁辐射发射分布式测量系统开展测量工作并记录数据,当计算机接收到停止信号时,电磁辐射发射分布式测量系统停止电磁辐射发射的测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运载火箭电磁辐射发射分布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电磁辐射发射分布式测量系统的参数配置如下:
(S1)根据每个测点的信号特性,在计算机中为每个测点设置通道参数,其中仪器舱内测点的通道参数包括测量频段、频率步进、探头量程和修正系数,仪器舱外测点的通道参数包括测量频段、分辨率带宽、检波方式、中频带宽、参考电平、内部衰减、路径系数;
(S2)根据每个测点信号的产生结束时刻,在计算机中设置每个通道的测量起止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运载火箭电磁辐射发射分布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径系数包括射频线缆的插损和射频开关的插损,当仪器舱外测量系统包括衰减器或低噪声放大器时,所述路径系数还包括衰减器的衰减系数或低噪声放大器的放大系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运载火箭电磁辐射发射分布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完成后,计算机对电磁辐射发射数据进行预分析,根据电磁辐射发射信号的幅值、带宽和谐波判断是否需要对电磁辐射发射测量参数配置进行调整,如果需要调整,则调整后重复运载火箭模飞流程,开展电磁辐射发射测量,并进行数据分析,直到得到电磁辐射发射数据满足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940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