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秘密共享方案的可监察隐私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09419.7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52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曹鸣佩;孙雨夕;赵吉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鸣佩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H04L29/06;H04L12/58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武媛;吕学文 |
地址: | 410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秘密 共享 方案 监察 隐私 通信 方法 | ||
基于秘密共享方案的可监察隐私通信方法,隐私通信方法中包括用户方、服务提供商和监察方,用户方包括发信方和收信方,发信方和收信方之间采用点对点通信或多对多通信,发信方和收信方之间通过DH协议进行秘钥协商;秘钥协商完成后将形成的会话秘钥按照发信方、收信方的组员、服务提供商及监察方数量进行秘钥分割;将分割后的秘钥分配给发信方、收信方的组员、服务提供商及监察方,组员对接收到的分割后的秘钥进行加密;服务提供商接收组员加密后的秘钥及所分配的分割秘钥;监察方接收所分配的分割秘钥。本发明解决现有用户的隐私通信与服务提供商进行内容监察之间的矛盾,最大限度保护用户隐私通信,实现点对点以及多对多的可监察隐私通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秘密共享方案的可监察隐私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自即时通讯工具发明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用户隐私安全性与服务提供商内容监察性方面始终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具体表现在用户希望自己的通信信息受到隐私保护,拒绝被他人查看;而服务提供商出于对内容安全的考虑,往往需要对用户通信信息进行审查。
隐私安全是目前公民比较关注的问题,特别是针对于通信之中的隐私保护,更成为了研究与讨论的热点。对于隐私通信,目前已有成熟的隐私通信协议,如基于RSA算法交换会话秘钥实现点对点加密通信的协议。然而采用了点对点隐私通信的相关工具,即使服务提供商配合监察方进行调查,所得到的经过加密过后的通信内容仍无法在合理的时间内进行解密。
另外,即时通讯工具往往在公司内用于商业行为,部分资料可能涉及商业机密,特别是公司与服务提供商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关系时,往往会因此放弃使用即时通讯工具。可见,目前在即时通讯领域,缺乏一种可以兼顾隐私通信与内容监察的即时通讯工具,而这两种要求在某些情况下又是必需。
目前,市场上即时通讯工具种类繁多,比如QQ、Wechat、Telegram、LINE等。但是其中或多或少只具备一方面的功能,即或者具备隐私通信而不具备对内容进行审查的方法,或者服务提供商采用明文对通信记录进行存储以实现内容审查的功能而无法避免服务提供商将通信记录留作他用的可能。现阶段,无论何种即时通讯工具,都没有实现在隐私保护的基础上能够在特殊情况下对内容实现监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秘密共享方案的可监察隐私通信方法,以解决现有用户的隐私通信与服务提供商进行内容监察之间的矛盾,可在特殊情况下实现通信内容监察,而在一般情况下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用户隐私通信,实现点对点以及多对多的隐私通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基于秘密共享方案的可监察隐私通信方法,所述隐私通信方法中包括用户方、服务提供商和监察方,所述用户方包括发信方和收信方,所述发信方和收信方之间采用点对点通信或多对多通信,所述隐私通信方法包括:
所述发信方和收信方之间通过DH协议进行秘钥协商;
所述秘钥协商完成后将形成的会话秘钥按照发信方、收信方的组员、服务提供商及监察方数量进行秘钥分割;
将分割后的秘钥分配给所述发信方、收信方的组员、服务提供商及监察方,所述组员对接收到的分割后的秘钥进行加密;
所述服务提供商接收所述组员加密后的秘钥及所分配的分割秘钥;所述监察方接收所分配的分割秘钥。
作为基于秘密共享方案的可监察隐私通信方法的优选方案,所述发信方和收信方之间采用点对点通信,所述秘钥分割完成后形成第一分割秘钥、第二分割秘钥和第三分割秘钥;
将所述第一分割秘钥由所述监察方持有,监察方对所述第一分割秘钥自行保存或加密后由服务提供商代为保存;
将所述第二分割秘钥由所述发信方和收信方持有,发信方和收信方分别对所述第二分割秘钥进行加密;发信方和收信方将经过各自加密的秘钥发送给所述服务提供商代为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鸣佩,未经曹鸣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94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