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室内机、空调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10071.3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11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全;徐箐;汪魁;唐长青;雷佩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14 | 分类号: | F24F1/0014;F24F1/005;F24F1/0022;F24F13/06;F24F13/14;F24F11/62;F24F11/61;F24F11/64;F24F11/74;F24F11/79;F24F11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泰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2 | 代理人: | 孟德栋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室内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空调及控制方法,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柜机本体,环绕所述柜机本体设置有多个出风口,每个所述出风口处均设置有导风板及控制组件,每个所述出风口处的所述导风板均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通过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导风板运动,调整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量以及/或者出风方向。实现对各所述导风板分别控制,使得空调室内机可以从多个出风口出风,避免大出风量直吹人体造成的不舒适感;在所述柜机本体上环设还可以使出风方向面向各个方向,使得空调出风的范围更大,且各个方向分散出风避免用户感到强烈冷风感;提高空调的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空调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空调室内机领域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制冷空调室内机在舒适感上的弊端已日益明显。传统的圆形空气调节器柜机设备能够迅速降温,其送风能够达到最大制冷量,但存在大风口、大风速、大范围以及送风温度低等的送风状态,而上述的空调室内机状态则导致空调室内机的舒适性很差,尤其是在制冷工况下人体所感受到的强烈冷风感,这给空调室内机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不舒适感。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消费升级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所以对现在的传统型空调室内机进行更新换代的需求越来越紧迫。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圆形柜机大风口造成的送风舒适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风舒适度高的空调室内机、空调及控制方法。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柜机本体,环绕所述柜机本体设置有多个出风口,每个所述出风口处均设置有导风板及控制组件,每个所述出风口处的所述导风板均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
通过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导风板运动,调整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量以及/或者出风方向。
进一步地,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环绕所述柜机本体的顶端间隔设置有所述出风口。
进一步地,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柜机本体包括顶盖,所述顶盖具有一凸起部,环绕所述凸起部设置有所述出风口。
进一步地,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出风口的轴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5°。
进一步地,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阵列设置的出风孔,阵列设置的所述出风孔的内侧设置有导风板。
进一步地,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柜机本体内部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顶端设置有离心风机及驱动机构,所述离心风机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柜机本体内部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连接有冷媒进管及冷媒出管,所述冷媒出管与室外机连接。
进一步地,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柜机本体的下端设置有进风口。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控制空调开机,设定目标温度值t;
运行预设时间,采集室内温度T;
将目标温度值t与室内温度T比对,得到温差△T,根据温差△T调整出风口的出风量以及/或者出风方向。
进一步地,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
根据所述温差△T计算得出空调实际运行效率值,若该实际运行效率值低于预设运行效率值,则控制打开全部出风口;或者,
根据所述温差△T计算得出空调实际运行效率值,若该实际运行效率值高于预设运行效率值,则控制打开至少一个出风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100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