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腹腔引流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12066.6 | 申请日: | 2018-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4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永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田方正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腹腔 引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腹腔引流器。包括引流器,引流器上端设有进液口和吸引孔,进液口外壁上设有外螺纹,进液口上安装有拧盖,吸引孔上设有吸引管,拧盖上端设有引流管,引流管的前端安装有穿刺座,穿刺座前端设有与引流管相通的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穿刺针,引流管上设有调节器,所述穿刺座上设有卡槽,卡槽内活动卡接有冲洗管,冲洗管的出水端位于穿刺针侧边,引流器侧壁上设有液位传感器,引流器上端设有报警器,报警器电性连接有控制器,引流器两侧连接有固定带,引流器一侧下端设有排液孔。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根据不同患者不同部位的深度对穿刺针进行更换,而且可变冲洗变收集积液,便于与患者固定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引流器,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腹腔引流器。
背景技术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用于治疗创面的一项新技术,它利用生物半透膜使开放创面封闭,使用专用负压机产生一定的负压,通过引流管和敷料作用于清创后的创面。 目前的研究证明,该疗法能够加速创面部位的血液循环,显著促进新生血管进入创面,刺激肉芽组织的生长,充分引流,减轻水肿,减少污染,抑制细菌生长,能够直接加快创面愈合,或为手术修复创造条件。是一种高效、简单、经济,促进创面愈合的纯物理疗法。现有的引流器在使用过程中,只能够对创伤处的积液进行引流,不能够进行清洗,现有的引流器在使用过程中也不易固定,基本上与患者身体隔离,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现有的穿刺针基本是不可更换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根据不同患者不同部位的深度对穿刺针进行更换,而且可变冲洗变收集积液,便于与患者固定连接的一种新型腹腔引流器。
为此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引流器,所述引流器上端设有进液口和吸引孔,所述进液口外壁上设有外螺纹,进液口上安装有拧盖,吸引孔上设有吸引管,所述拧盖上端设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前端安装有穿刺座,穿刺座前端设有与引流管相通的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穿刺针,所述引流管上设有调节器,所述穿刺座上设有卡槽,卡槽内活动卡接有冲洗管,冲洗管的出水端位于穿刺针侧边,所述引流器侧壁上设有液位传感器,引流器上端设有报警器,报警器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引流器两侧连接有固定带,引流器一侧下端设有排液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流器的外壁上设有刻度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液孔处安装有排液阀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穿刺针上设有若干过液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流器侧壁上端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处连接有溢流盛放袋。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采用穿刺针与穿刺座螺纹连接,能够根据患者不同部位深度进行穿刺针更换,引流器两侧设置固定带,便于引流器固定在患者身上,在穿刺座上增设冲洗管,便于对患者创伤处进行边冲洗边收集积液,当引流器内液体较多时,警报器会发出警报,不必一直盯着引流器,当液体超过警报液位时,液体会溢流到溢流盛放袋内,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引流器、2是进液口、3是吸引孔、4是拧盖、5是吸引管、6是引流管、7是穿刺座、8是穿刺针、9是调节器、10是冲洗管、11是液位传感器、12是报警器、13是控制器、14是固定带、15是刻度线、16是排液阀门、17是过液孔、18是溢流口、19是溢流盛放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永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永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120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鞋套刮除机构
- 下一篇:自动铣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