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氧导静电耐腐蚀面漆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13138.9 | 申请日: | 2018-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63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平;张人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凯虹特种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5/10;C09D5/24;C09D7/45;C09D7/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氧导 静电 腐蚀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氧导静电耐腐蚀面漆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涂料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一种环氧导静电耐腐蚀面漆,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环氧树脂E‑44:30~40份;超细铜粉:8~12份;醋酸仲丁酯:7~10份;异氰酸酯:1~2.4份;聚二元醇:8~14份;三乙醇胺:0.4~0.8份;触变剂:2~4份;灰云铁:12~17份;甲苯:12~15份;丁醇:5~8份;所述B组分包括聚酰胺固化剂,所述A组分与B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6.25:1,本发明所制得的环氧导静电耐腐蚀面漆具有抗氧化、耐腐蚀和防沉降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环氧导静电耐腐蚀面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环氧导静电面漆是以环氧树脂、颜料、抗静电剂、助剂和溶剂等组成的漆料为乙组份,另一组份为特种环氧固化剂的双组份自干涂料,具有漆膜坚硬、耐油和抗静电的特点。
在授权公告号为CN105440579B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导静电涂料,其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高分子树脂25-85%、导静电填料0.1-60%、溶剂1-60%、固化剂10-50%,导静电填料包括:材质选自铜、铝、锌、铁、银、铅、钛、镁中的至少一种的金属纤维。
上述专利采用添加金属纤维的方式,以提高导静电涂料的导静电性能,但是金属容易被空气氧化,耐腐蚀性能差,而且导静电制备过程中和储存过程中,金属容易聚沉和沉淀,造成导静电涂料的使用效果差和保质期缩短。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环氧导静电耐腐蚀面漆,通过在超细铜粉表面进行包裹接枝大分子链,提高其与环氧树脂之间相容性和界面作用力,制得的产品具有抗氧化、耐腐蚀和防沉降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氧导静电耐腐蚀面漆,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环氧树脂E-44:30~40份;
超细铜粉:8~12份;
醋酸仲丁酯:7~10份;
异氰酸酯:1~2.4份;
聚二元醇:8~14份;
三乙醇胺:0.4~0.8份;
触变剂:2~4份;
灰云铁:12~17份;
甲苯:12~15份;
丁醇:5~8份;
所述B组分包括聚酰胺固化剂,所述A组分与B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6.25: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异氰酸酯和醇反应可生成具有较强分子间作用力的氨基甲酸酯,这种大分子链可接枝包裹在超细铜粉的表面,使得超细铜粉憎水亲油,与环氧树脂之间的相容性增加,界面作用力增加,搅拌均匀后,分散稳定,以充分发挥超细铜粉的导电作用;同时超细铜粉外表面抱箍有氨基甲酸酯结构,面漆涂刷在底板上之后,铜粉不易被氧化,达到耐腐蚀的效果,使用寿命更长;此外通过在面漆原料中添加触变剂,一方面可增加面漆的黏度,防止涂装时湿膜流挂,以改善涂刷性,另一方面触变剂与环氧树脂混合,使得环氧树脂分散稳定,提高漆膜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超细铜粉的粒径为20~50nm。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异氰酸酯包括甲苯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凯虹特种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凯虹特种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131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