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气举反循环清孔的水利工程灌注桩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13470.5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54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赵丕彪;佘声伟;陈小惠;郭建功;黄婷;张志富;王崇武;杨俊峰;林灿欣;刘京都;吴华艺;白鹏;黄纳恩;廖腾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E02D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伊诺未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00 | 代理人: | 李戍 |
地址: | 52371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气举反 循环 水利工程 灌注 | ||
1.一种基于气举反循环清孔的水利工程灌注桩,其特征在于,该基于气举反循环清孔的水利工程灌注桩包括工作台(1),支撑台(2),钢护筒(3),导管(4),桩孔内壁(5),出沙降尘罩结构(6),导轮保护套结构(7),测量尺收卷轮结构(8),螺旋吹沙管结构(9),接渣篮(10),移动轮(11),固定台(12),支腿(13),空气压缩机(14),风管(15),软体测量尺(16),下潜开关(17)和风力开关(18),所述的支撑台(2)分别螺栓连接在工作台(1)的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钢护筒(3)焊接在工作台(1)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导管(4)分别贯穿工作台(1)内部中间位置开设的通孔;所述的导管(4)还贯穿钢护筒(3)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钢护筒(3)插接在桩孔内壁(5)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出沙降尘罩结构(6)安装在导管(4)的右侧位置;所述的导轮保护套结构(7)安装在导管(4)的上端右侧位置;所述的测量尺收卷轮结构(8)安装在工作台(1)的上端左侧位置;所述的螺旋吹沙管结构(9)安装在风管(15)的下端位置;所述的接渣篮(10)设置在出沙降尘罩结构(6)的下端位置;所述的移动轮(11)分别螺栓连接在接渣篮(10)的下端四角位置;所述的固定台(12)螺栓连接在工作台(1)的左侧位置;所述的支腿(13)分别焊接在固定台(12)的下端四角位置;所述的空气压缩机(14)螺栓连接在工作台(1)的上端右侧位置;所述的风管(15)的上端左侧套接在空气压缩机(14)的出气管外壁;所述的风管(15)的下端插接在导管(4)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软体测量尺(16)的一端连接测量尺收卷轮结构(8);所述的软体测量尺(16)的另一端连接螺旋吹沙管结构(9);所述的下潜开关(17)螺钉连接在工作台(1)的上端左侧位置;所述的风力开关(18)螺钉连接在工作台(1)的上端左侧位置;所述的出沙降尘罩结构(6)包括降尘板(61),U型左(62),旋转板(63),挤压块(64),排压管(65)和通风开关(66),所述的U型左(62)螺栓连接在降尘板(61)的右侧位置;所述的旋转板(63)轴接在U型左(62)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挤压块(64)胶接在旋转板(63)的左侧下部位置;所述的排压管(65)焊接在降尘板(61)的上端右侧位置;所述的通风开关(66)螺钉连接在降尘板(61)的上端中间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气举反循环清孔的水利工程灌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尘板(61)的上端左侧焊接有进沙管(611);所述的进沙管(611)的上端内壁胶接有橡胶圈(612);所述的降尘板(61)的左侧内部镶嵌有磁铁块(61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气举反循环清孔的水利工程灌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压管(65)包括安装板(651),微型直流风扇(652),活性炭过滤网(653)和不锈钢网(654),所述的安装板(651)分别焊接在排压管(65)的左右两侧内壁上部位置;所述的活性炭过滤网(653)螺钉连接在排压管(65)的内壁下部位置;所述的不锈钢网(654)螺钉连接在排压管(65)的内壁下部位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气举反循环清孔的水利工程灌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圈(612)套接在导管(4)的右侧外壁位置;所述的降尘板(61)和进沙管(611)连通设置;所述的挤压块(64)采用长方体的橡胶块。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气举反循环清孔的水利工程灌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锈钢网(654)设置在活性炭过滤网(653)的上端;所述的微型直流风扇(652)设置在不锈钢网(654)的上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气举反循环清孔的水利工程灌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轮保护套结构(7)包括固定杆(71),插接杆(72),连接轴(73),旋转轮(74),轮套(75)和防护块(76),所述的插接杆(72)焊接在固定杆(71)的左侧上部位置;所述的旋转轮(74)通过连接轴(73)连接在插接杆(72)和插接杆(72)之间的左侧位置;所述的旋转轮(74)套接在连接轴(73)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轮套(75)套接在旋转轮(74)的外壁;所述的防护块(76)胶接在固定杆(71)的左侧上部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1347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