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螺旋管换热的天然气锅炉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13893.7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63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崔小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雅娟 |
主分类号: | F24H1/43 | 分类号: | F24H1/43;F24H9/18;F23K5/22;F23C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国红 |
地址: | 350200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螺旋管 天然气 锅炉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一种基于螺旋管换热的天然气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姿态的柱形炉体(6),所述炉体(6)内同轴心设置有柱形炉腔(18);所述炉腔(18)的内壁同轴心盘旋设置有螺旋换热管(19);所述炉腔(18)内还同轴心设置有柱筒状的炉芯(21);所述炉芯(21)上还呈圆周阵列均布有若干燃气喷出孔(22),炉芯(21)内的气体燃气通过若干燃气喷出孔(22)呈发散状喷出柱形炉腔(18);
还包括冷水供给管(10)和热水导出管(11),所述冷水供给管(10)的出水端连通所述螺旋换热管(19)的一端,所述热水导出管(11)的进水端连通所述螺旋换热管(19)的另一端;
所述柱形炉体(6)的一端一体化同轴心连接有环状的空气进气壳体(12),所述空气进气壳体(12)内设置有环形腔(15),所述环形腔(15)与所述炉腔(18)之间通过盘形壁体(17)分隔;所述盘形壁体(17)上呈圆周阵列镂空设置有若干助燃空气进气孔(16),各所述助燃空气进气孔(16)将所述环形腔(15)和炉腔(18)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柱形炉体(6)上方还包括助燃空气增压风机(5),所述增压风机(5)的出风管(13)伸入所述环形腔(15)内;
所述炉芯(21)内部同轴心设置有燃气通道和排烟通道(23.1),所述燃气通道和排烟通道(23.1)通过盘形隔板(29)阻断;各所述燃气喷出孔(22)连通所述燃气通道;所述炉芯(21)远离所述环形腔(15)的一端侧壁上还镂空设置有若干排烟孔(23),所述若干排烟孔(23)连通所述排烟通道(23.1);所述炉体(6)的另一端还连接有排烟管(8),所述排烟管(8)的进烟端连通所述排烟通道(23.1),炉腔(18)内燃烧产生的烟气通过若干排烟孔(23)排出排烟通道(23.1),并最终排出排烟管(8)中;
所述燃气通道内设置有活塞(25),所述活塞(25)将所述燃气通道阻隔成乙醇蒸汽通道(27)和天然气通道(28),其中活塞(25)靠近盘形隔板(29)的一侧为天然气通道(28),活塞(25)远离盘形隔板(29)的一侧为乙醇蒸汽通道(27);
还包括与所述乙醇蒸汽通道(27)同轴心的硬质注气直管(4),所述硬质注气直管(4)转动穿过所述盘形壁体(17)中心部位的穿过孔(24),且所述硬质注气直管(4)伸入所述乙醇蒸汽通道(27)内的一端一体化连接所述活塞(25),硬质注气直管(4)内同轴心设置有天然气供气通道(26),所述天然气供气通道(26)靠近所述活塞(25)的一端连通所述天然气通道(28);所述硬质注气直管(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气体转接头(3);还包括直线推杆电机(1),所述直线推杆电机(1)的直线推杆(2)末端同步连接所述气体转接头(3);还包括柔性的天然气供给管(9),所述天然气供给管(9)的出气端连接所述气体转接头(3);所述天然气供给管(9)通过气体转接头(3)连通所述天然气供气通道(26);
所述炉芯(21)与所述螺旋换热管(19)之间还呈螺旋状盘旋设置有乙醇气化管(20);所述乙醇气化管(20)的管外径细于所述螺旋换热管(19)的管外径,且所述乙醇气化管(20)的螺旋距大于所述螺旋换热管(19)的螺旋距;所述乙醇气化管(20)的一端通过转接管(31)连通所述乙醇蒸汽通道(27),所述乙醇气化管(20)的另一端连通外部的乙醇液体供给管(7),所述乙醇液体供给管(7)上还设置有防止气体反流的单向阀;所述乙醇蒸汽通道(27)和天然气通道(28)内均设置有气压感应器;所述炉腔(18)内设置有电子打火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螺旋管换热的天然气锅炉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启动助燃空气增压风机(5),进而使环形腔(15)内形成之助燃空气风压,进而环形腔(15)内的助燃空气源源不断的通过若干助燃空气进气孔(16)均匀连续导入乙醇蒸汽通道(27)内;与此同时启动直线推杆电机(1),使直线推杆(2)做收缩运动,进而带动活塞(25)做逐渐远离盘形隔板(29)的运动,直至炉芯(21)上的所有燃气喷出孔(22)均连通天然气通道(28),此时天然气供给管(9)连续向天然气供气通道(26)供给天然气,进而使天然气通道(28)内形成天然气气压,进而天然气通道(28)内的蓄压天然气通过若干燃气喷出孔(22)呈发散状喷出柱形炉腔(18),与此同时启动炉腔(18)内的电子打火装置,进而使若干燃气喷出孔(22)呈发散状向柱形炉腔(18)喷出天然气燃烧火焰,进而火焰末端均匀喷向螺旋换热管(19)上,进而使螺旋换热管(19)充分加热,进而对其螺旋换热管(19)内流过的水进行持续加热;与此同时乙醇气化管(20)完全浸没于柱形炉腔(18)内的火焰中,进而使乙醇气化管(20)处于持续高温状态;此时启动直线推杆电机(1),使直线推杆(2)做伸长运动,进而带动活塞(25)做逐渐靠近盘形隔板(29)的运动,直至天然气通道(28)与乙醇蒸汽通道(27)的轴线长度相同;与此同时乙醇液体供给管(7)持续向乙醇气化管(20)供给液体乙醇,流进该乙醇气化管(20)内的液体乙醇被迅速气化,并且气化后的气体乙醇蒸汽通过转接管(31)迅速导入到乙醇蒸汽通道(27)内,进而使乙醇蒸汽通道(27)内形成蓄压的乙醇蒸汽,此时与乙醇蒸汽通道(27)相连通的若干燃气喷出孔(22)呈发散状向柱形炉腔(18)喷出乙醇蒸汽,与此同时与天然气通道(28)相连通的若干燃气喷出孔(22)呈发散状向柱形炉腔(18)喷出天然气,进而与乙醇蒸汽通道(27)相连通的若干燃气喷出孔(22)呈发散状向柱形炉腔(18)喷出乙醇蒸汽燃烧火焰,与天然气通道(28)相连通的若干燃气喷出孔(22)呈发散状向柱形炉腔(18)喷出天然气燃烧火焰;进而柱形炉腔(18)内的天然气火焰和乙醇蒸汽火焰共同对其螺旋换热管(19)内流过的水进行持续加热,进而使热水导出管(11)内持续导出热水;与此同时乙醇蒸汽通道(27)和天然气通道(28)内的气压感应器实时监控其气压,若乙醇蒸汽通道(27)内的气压大于天然气通道(28)内的气压,进而驱动活塞(25)做逐渐远离盘形隔板(29)的运动,进而减少连通乙醇蒸汽通道(27)的燃气喷出孔(22)的数量,降低乙醇蒸汽通道(27)的单位时间喷出量,进而起到节流效果,使乙醇蒸汽通道(27)内的气压升高,直至乙醇蒸汽通道(27)内的气压与天然气通道(28)内的气压相同,进而保证整体火焰的喷射均匀性;同理,若乙醇蒸汽通道(27)内的气压小于天然气通道(28)内的气压,进而驱动活塞(25)做逐渐靠近盘形隔板(29)的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雅娟,未经林雅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1389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