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铵盐降温及防粘壁的明胶加工用的捏合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14099.4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6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魏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晓华 |
主分类号: | B01F15/06 | 分类号: | B01F15/06;B01F15/00;B01F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明胶 底座顶部 捏合装置 传动器 防粘壁 铵盐 焊接 电机 控制器 捏合机 捏合 方便清洗 混合物 后侧面 集气腔 加工室 胶囊套 搅拌器 输送器 掉落 底座 空腔 加热 填充 加工 残留 合成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铵盐降温及防粘壁的明胶加工用的捏合机,其结构包括控制器、电机、底座、传动器、捏合装置、合成盖、捏合加工室、输送器,控制器底部与底座顶部外表面左侧相焊接,并位于电机后侧面,电机位于传动器左侧并相连接,且底部与底座顶部外表面五分之二处相焊接,传动器固定安装于捏合装置左侧并与之左侧面相连接,捏合装置焊接于底座顶部外表面了四分之三处,产生的有益效果:在结构上设有空腔,且空腔内安装有铵盐溶于水的混合物,可对搅拌器高速旋转产生的热量进行降温,提高明胶的质量,且设有防粘壁,胶囊套与集气腔相配合,防止明胶粘在内壁上,更设有填充腔,对其最后残留在外表面的明胶进行加热,使其失去粘性掉落,方便清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弹塑性物料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利用铵盐降温及防粘壁的明胶加工用的捏合机。
背景技术
捏合机是能够将半干状态的或者是橡胶状的塑料质料得到匀称搅拌的配置,具有搅拌匀称、去死角、捏合效率高的好处,普遍应用于高粘度密封胶、硅橡胶、中性酸性玻璃胶、食品胶等行业。
其中食品胶中的明胶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挥发性、透明坚硬的非晶体物质,其营养价值高且能量低,被广泛的应用食品、医药和化工产业中。且一般明胶在生产后利用捏合机对其进行颗粒加工,而现有的捏合机存在以下弊端:
捏合机中的一对互相配合和旋转的Σ桨叶在对其进行搅拌过程中,使得搅拌后的明胶因其自身粘稠的特性及搅拌的惯性下黏附在设备内壁难以清理,而桨叶在高速旋转的作用下产生较高的温度,使其明胶遇热后,其大分子受到高温的破坏,使其黏度下降,降低了加工后明胶的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利用铵盐降温及防粘壁的明胶加工用的捏合机,以解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利用铵盐降温及防粘壁的明胶加工用的捏合机,其结构包括控制器、电机、底座、传动器、捏合装置、合成盖、捏合加工室、输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底部与底座顶部外表面左侧相焊接,并位于电机后侧面,所述电机位于传动器左侧并相连接,且底部与底座顶部外表面五分之二处相焊接,所述传动器固定安装于捏合装置左侧并与之左侧面相连接,所述捏合装置焊接于底座顶部外表面了四分之三处,所述合成盖底部与捏合装置顶部外表面相贴合,所述捏合加工室位于捏合装置右侧并安装于底座顶部外表面末端,所述输送器左侧与捏合装置右侧下端相贴合,且右侧与捏合加工室左侧下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捏合装置包括喷洒器、防粘壁、转轴、搅拌器、空腔组成,所述喷洒器设有两个并安装于防粘壁两侧,所述转轴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搅拌器,所述空腔设于转轴、搅拌器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喷洒器由进水管、吹气管、贴合板、过滤网、喷洒口组成,所述进水管左侧与吹气管右侧相贴合并相连通,所述吹气管位于贴合板右侧并相紧贴,所述过滤网固定安装于喷洒口左侧并与进水管右侧相贴合并相连通,所述喷洒口固定安装于进水管右侧。
进一步的,所述防粘壁由收缩胶套、稳定板、集气腔、橡胶胶囊组成,所述收缩胶套右侧与稳定板上表面相焊接并左侧与橡胶胶囊右侧相贴合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橡胶胶囊设有多个并安装于集气腔左侧。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胶囊由填充腔、胶囊套、复位弹簧、填充腔、移动套组成,所述填充腔固定安装于胶囊套内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复位弹簧设有三个并均匀的焊接于胶囊套右侧面,所述填充腔设于移动套内部左侧且与复位弹簧右侧相贴合,所述移动套左侧面与胶囊套右侧相紧贴并为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空腔内安装有铵盐溶于水的混合物,可对搅拌器高速旋转产生的热量进行吸附,降低其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胶囊套为半圆形,并凸起在装置内壁上,使其明胶在搅拌过程中,黏在表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填充腔填充有化学发热剂,在与氧气接触,产生化学反应而放出热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晓华,未经魏晓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140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专色油墨配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氟氟碳环醚乳液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