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水质净化功能的木栈道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14221.8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9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白玉洁;王琛;邢萌萌;何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顺景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C02F3/10;C02F7/00;E01D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宣言律师事务所 11509 | 代理人: | 孔默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木栈道 生物净化 支撑装置 水体 生物膜反应器 水质净化功能 栈道板 料笼 非封闭箱体 微生物附着 富营养化 减少污染 面板下部 曝气设备 水体底面 水体溶氧 箱体设置 净化 安装位 使用率 曝气 预制 河道 洁净 水质 支撑 | ||
一种具有水质净化功能的木栈道,包括木栈道面板、箱体和至少1个生物净化模块;木栈道面板包括栈道板和至少两个支撑装置,支撑装置位于栈道板下部;箱体为非封闭箱体,置于水体底面,位于木栈道面板下部,通过支撑装置安装位与支撑装置连接;生物净化模块置于箱体内,生物净化模块包括生物膜反应器和立体料笼,生物膜反应器置于立体料笼内。箱体设置在水体中,对木栈道面板提供支撑,箱体可提前预制安装便捷;通过设置生物净化模块,提供大量微生物附着的表面积,可以净化河道的水体,减少水体的富营养化,达到净化水体减少污染的目的;通过曝气设备进行曝气提高水体溶氧,提高水质,给人们营造一个洁净的木栈道游憩环境,提高木栈道的使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景观水体的生态修复,更具体涉及一种将木栈道景观设施与生物净化模块组合来净化水体的方法。适合城市湖泊、河流和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和生态修复。
背景技术
城市水体,是承载城市文明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如今多功能景观城市水体已成为人们新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生态文明城市及和谐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个城市品质的标志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排污量的不断增加,再加上城市水体自身环境容量小等原因,许多城市水体已经受到严重污染,黑臭问题现象突出。
当前,受污染水体修复技术主要有截污、减污和除污技术。截污主要为了控制外源性污染,从而为控制内源性污染创造了有利条件。减污技术是指底泥疏浚技术、水动力循环技术和一些化学修复技术,但这些在某种程度上只能作为辅助性的措施,治标不治本。而生物修复技术才是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技术。尽管它存在一定局限性,却具有投资少,对环境影响小,永久性消除污染物等其他技术无法比拟的优点。由于景观水体是小水域系统,对于一些河流、湖泊的污染治理方法只能吸收借鉴。各种修复技术都有自身优点和缺点。依靠单一技术处理受污染水体,往往效果不佳。虽然我国各景观水体污染情况不同,但是根据具体条件,扬长避短,采取以生物—生态为核心多种技术的优化组合方法将成为今后景观水体污染治理的一个较好发展方向。
伸向水域空间的木栈道是在湖泊、河流以及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普遍使用的亲水景观设施。邻水木栈道为人们提供了行走、休息、观景和交流的多功能场所,但是人们却较少考虑如何去利用木栈道形成的水下空间。木栈道伸向水域空间的特点和安装的简便快速的条件使其成为生物修复技术最好的载体,为参与污染物净化的动植物及微生物提供了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空间结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木栈道与生物净化模块一体化净化水体装置,本发明将木栈道水下空间与生物净化模块有机结合,能够有效解决生物净化技术景观性不强的问题,使传统景观设施具备净水功能,能够有效改善城市景观水体水质,为城市景观水体的生态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水质净化功能的木栈道,包括木栈道面板、箱体和至少1个生物净化模块;其中,所述木栈道面板包括栈道板和至少两个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位于所述栈道板的下部;
所述箱体为非封闭箱体,置于水体底面,位于所述木栈道面板下部,通过支撑装置安装位与所述支撑装置连接;
所述生物净化模块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生物净化模块包括生物膜反应器和立体料笼,所述生物膜反应器置于所述立体料笼内。
如前所述,进一步的,还包括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机、通气管道和喷气嘴,所述曝气机通过所述通气管道与所述喷气嘴连通,所述喷气嘴位于所述箱体内部。
如前所述,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曝气槽,所述曝气机通过所述通气管道和所述喷气嘴向所述箱体内部的水体曝气;所述曝气槽的顶端与所述支撑装置安装位的顶部平齐。
如前所述,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装置为龙骨,所述龙骨高度不小于所述支撑装置安装位的高度,所述龙骨直径不小于2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顺景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顺景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142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式曝气生物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 下一篇:线路板废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