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由锻制坯过程中拐角快速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14279.2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75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刘信祖;邱磊;臧德昌;蔡梅;史瑞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6 | 分类号: | B21J5/06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运萍 |
地址: | 11004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毛坯 制坯 自由锻 锤击 快速定位 锻件 拐角 拔长 扩孔 压印 滚动 圆环状毛坯 锻件表面 扇形框架 生产效率 竖直放置 有效解决 进料量 折叠的 重复 锻锤 数控 四框 打击 制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由锻制坯过程中拐角快速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首先将扩孔后的圆环状毛坯竖直放置,在毛坯的最高点沿其径向锤击一次;步骤2、将毛坯沿其外周滚动22.5°,在毛坯的最高点沿其径向锤击一次;步骤3、重复步骤2共八次;步骤4、将毛坯沿其外周滚动30°,在毛坯的最高点沿其径向锤击一次;步骤5、重复步骤4共五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方法在扩孔时不进行压印定点,在拔长时,通过对锻锤打击量、次数和每锤拔长进料量的次数控制定出四框位置,有效解决了扇形框架结构锻件在自由锻制坯时由于压印造成的锻件表面存在折叠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20%左右;为该类锻件的制坯提供了新的工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系统锻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由锻制坯过程中拐角快速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合金的扇形框架结构锻件。在自由锻制坯时该锻件工序复杂,经过镦粗冲孔、扩孔压印、拔长、扣角、整形、校形6道工序。压印过程是在扩孔后先使用定点圈在环形锻件上定出位置,再把焊条放在定位点上,利用锤击做出标志,打出4个印痕,这些印痕留在了锻件表面,极大地增加了打磨的工作量,且在拔长工序锤击时,锻件极易产生折叠等缺陷,造成锻件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低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由锻制坯过程中拐角快速定位方法,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由锻制坯过程中拐角快速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首先将扩孔后的圆环状毛坯竖直放置,在毛坯的最高点沿其径向锤击一次;
步骤2、将毛坯沿其外周滚动22.5°,在毛坯的最高点沿其径向锤击一次;
步骤3、重复步骤2共八次;
步骤4、将毛坯沿其外周滚动30°,在毛坯的最高点沿其径向锤击一次;
步骤5、重复步骤4共五次。
每次锤击的锤击力量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方法在扩孔时不进行压印定点,在拔长时,通过对锻锤打击量、次数和每锤拔长进料量的次数控制定出四框位置,有效解决了扇形框架结构锻件在自由锻制坯时由于压印造成的锻件表面存在折叠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20%左右;为该类锻件的制坯提供了新的工艺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锤击点示意图;
图2为按照本发明的锤击点相对于成品扇形框架结构锻件的位置示意图;
图3为现有方法的工艺图;
图4位现有方法的效果图。
其中,图1和图2中的数字代表该点为第几次锤击。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由锻制坯过程中拐角快速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首先将扩孔后的圆环状毛坯竖直放置,在毛坯的最高点沿其径向锤击一次;
步骤2、将毛坯沿其外周滚动22.5°,在毛坯的最高点沿其径向锤击一次;
步骤3、重复步骤2共八次;
步骤4、将毛坯沿其外周滚动30°,在毛坯的最高点沿其径向锤击一次;
步骤5、重复步骤4共五次。
每次锤击的锤击力量相同。
本发明的方法共需在圆环状毛坯外周锤击14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142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