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防止收尾隔离膜翻折功能的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14295.1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3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叶海军;贾兴;郑明清;程宝;王威;李载波;陈劲松;杨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4 | 分类号: | H01M2/1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潘俊达 |
地址: | 516100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辊筒 定位块 隔离膜 翻折 收尾 挡板 抵挡装置 定位装置 配重块 电池技术领域 生产效率 使用寿命 有效地 辊轴 | ||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止收尾隔离膜翻折功能的机构,包括定位装置(1)、第一辊筒(2)和第二辊筒(3),所述第一辊筒(2)和所述第二辊筒(3)均设置于所述定位装置(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抵挡装置(4),所述抵挡装置(4)包括挡板(41)、定位块(42)和配重块(43),所述挡板(41)与所述配重块(43)相对应,并分别设置于所述定位块(42)的两端,所述定位块(42)与所述第二辊筒(3)的辊轴(3')连接。该机构能够有效地避免收尾时隔离膜发生翻折,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生产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止收尾隔离膜翻折功能的机构。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体积小、循环寿命长、能量密度高和绿色环保的特点,因此在新能源汽车、储能、航空航天灯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电池智能化制造行业中,制片卷绕工序中对收尾隔离膜防翻折的管控具有重大的意义,尤其是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制片卷绕生产过程中,收尾隔离膜翻折对电芯安全有致命的影响,电芯品质得不到保障,流入客户端可能会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现有技术中,设备通过收尾平移靠辊来防止收尾隔离膜发生翻折,当收尾隔离膜裁断时,隔离膜与收尾靠辊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垂直距离,因此当隔离膜裁断后没有约束,在重力情况下隔离膜会发生翻折。为了解决当隔离膜裁断后没有约束这一问题,曾提出过一些改善措施,如在隔膜切刀机构末端增加防翻折铁氟龙挡圈,此方法具有一定的效果,但铁氟龙挡圈存在变形现象导致失效,还需要根据不同机台及电芯宽度的实际情况来调整铁氟龙挡圈,因此该改善措施不能彻底解决收尾隔离膜翻折的问题。
综上可知,相关技术亟待完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防止收尾隔离膜翻折功能的机构,可有效地从根源上杜绝收尾隔离膜翻折现象的发生,且可长期使用,有效地降低了公司产品的安全隐患,具有改善成本低、高效、实时性强、科学化、可视化等优点,适用于大规模锂电池的自动化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防止收尾隔离膜翻折功能的机构,包括定位装置、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所述第一辊筒和所述第二辊筒均设置于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抵挡装置,所述抵挡装置包括挡板、定位块和配重块,所述挡板与所述配重块相对应,并分别设置于所述定位块的两端,所述定位块与所述第二辊筒的辊轴连接。在对隔离膜进行收尾时,第一辊筒起到定位隔离膜的作用,使卷针穿过隔离膜时与隔离膜的位置一致;第二辊筒起到给隔离膜导向的作用,使隔离膜始终以第二辊筒的切线为导向边进行收尾运动,并能防止隔离膜在挡板上沿发生碰伤;配重块有效地平衡了挡板的重量,使其工作稳定;同时,挡板是防止隔离膜在裁断后防止翻折的关键部位,可使裁断后的隔离膜紧贴挡板,阻止隔离膜的翻折、卷曲或翘起,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收尾时隔离膜的翻折,该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生产效率高。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具有防止收尾隔离膜翻折功能的机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定位块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辊轴的端部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一通孔连接。这种设计使得挡板能够随着卷针的运动而运动。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具有防止收尾隔离膜翻折功能的机构的一种改进,所述挡板与所述定位块之间通过螺钉固定或者通过焊接固定。除此之外,还可以是其他具有相同功效的固定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灵活地设置。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具有防止收尾隔离膜翻折功能的机构的一种改进,所述抵挡装置还包括衬板,所述衬板设置于所述挡板与所述定位块之间。衬板用于支撑挡板,防止挡板在工作过程中,因硬度不够而发生弯折,延长挡板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142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