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溶液浇铸法后整理技术制备合成革功能性涂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15196.5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7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郭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星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00 | 分类号: | D06N3/00;D06N3/04;D06N3/12;D06N3/14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付涛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能性涂层 溶液浇铸法 涂层溶液 改性纳米二氧化钛 合成革表面 后整理 制备 不饱和聚酯涂料 水性聚氨酯浆料 纳米二氧化钛 硅烷偶联剂 石墨烯改性 二氧化硅 共混溶液 挥发溶剂 抗静电性 熔融处理 透水汽性 退火处理 高分散 耐折性 三乙胺 透气性 耐磨 改性 催化剂 薄膜 倾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溶液浇铸法后整理技术制备合成革功能性涂层的方法,将共混溶液与所得改性纳米二氧化钛、石墨烯改性水性聚氨酯浆料、高分散二氧化硅‑不饱和聚酯涂料混合均匀,得到涂层溶液;采用溶液浇铸法将涂层溶液倾倒在合成革表面,真空干燥挥发溶剂,制成薄膜,熔融处理,再进行培养及退火处理,在合成革表面制得功能性涂层。以三乙胺为催化剂,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纳米二氧化钛进行改性,加入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可提高涂层溶液的抗静电性,提高合成革的透气性和透水汽性,明显改善合成革的耐磨、耐折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造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溶液浇铸法后整理技术制备合成革功能性涂层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以纺织织物为底基,聚氨酯为涂层的合成革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以溶剂型聚氨酯为主要原料生产的传统聚氨酯合成革,存在有机溶剂挥发和污染的问题。采用环保水性和功能化改性材料制备高性能多功能涂层是现阶段合成革行业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水性聚氨酯以水为介质,具有无毒、绿色环保的优势,但其存在着力学性能差、耐磨性差、不耐水解等问题。作为碳纳米材料领域的新星,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可用于改善聚氨酯基体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导电性能等,因此石墨烯改性水性聚氨酯成为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也是国家和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不饱和聚酯树脂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热固性树脂之一,具有低成本、低密度、
高耐腐蚀性及优良的加工性能等优点。其在使用过程中常需要添加填料进行改性,利用无机粒子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常存在分散性和相容性差的问题。
高分子材料的功能化是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对先进制造等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合成革作为高分子材料的重要分支,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有着广阔的需求市场,近年来正向导电、阻尼以及电致变色等功能化高端市场发展。研究合成革表面具有铁电、介电和热释电等性能的功能性涂层,对发展及拓宽功能性合成革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目前,在加工性能好且具有铁电和介电性高分子涂层材料中,聚偏氟乙烯占据重要的地位,其分子链构造特殊,兼具通用树脂和氟树脂的性质外,还有优异的铁电和热释电等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溶液浇铸法后整理技术制备合成革功能性涂层的方法,依照该方法制作的合成革具有优异的抗静电性、耐磨性、耐折性和透气性、透水汽性以及介电性能。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溶液浇铸法后整理技术制备合成革功能性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改性纳米二氧化钛:
将3-4份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在90-110℃下真空干燥20-25h,按质量比1:7-8加入丙酮,超声分散30-40min,在氮气保护下加入0.1-0.2份KH550和0.1-0.2份三乙胺,机械搅拌1-2h后,回流改性2-3h,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萃取3-5次后,在80-85℃下真空干燥1-2h,机械研磨得改性纳米二氧化钛;
(2)石墨烯改性水性聚氨酯:
向石墨烯分散液中加入90-100份水性聚氨酯、0.5-2份增稠剂、1-2份发泡剂、5-7份碳酸钙,充分搅拌均匀,制得石墨烯改性水性聚氨酯浆料;
(3)高分散二氧化硅-不饱和聚酯涂料的制备:
向30-40份不饱和聚酯树脂中加入4-6份高分散二氧化硅消光粉,高剪切混合乳化分散5-10min,静置3-5min,加入0.3-0.4份促进剂搅拌均匀,再加入0.4-0.6份引发剂搅拌均匀,制得高分散二氧化硅-不饱和聚酯涂料;
(4)合成革功能性涂层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星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蚌埠星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151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