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动器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装置及鼓式制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15224.3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19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军 |
主分类号: | F16D65/58 | 分类号: | F16D65/58 |
代理公司: | 11371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毕翔宇 |
地址: | 641300 四川省资***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器制动间隙 自动调整装置 离合机构 鼓式制动器 离合臂 离合杆 壳体 机构连接 制动领域 过调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动器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装置及鼓式制动器,属于制动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动器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装置,其包括壳体和自调臂。自调臂包括自调机构和离合机构,自调臂内置于壳体中。离合机构和自调机构连接,离合机构被设置用于识别自调机构的弹性变形,离合机构包括离合臂和离合杆,离合臂和离合杆固定连接。该制动器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装置能够通过离合机构使自调臂识别到自调机构的弹性变形,从而避免过调,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鼓式制动器包括制动器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装置,其具有该制动器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装置的全部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动器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装置及鼓式制动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行车安全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制动系统作为保安件,保持其工作状态的良好尤为重要。随着商用车制动次数的增多,制动衬片逐渐磨损,造成制动间隙增大,如果不能自动调整的话,制动效果将会慢慢减弱,甚至造成安全事故。
现在市场上的自动调整臂大致为两种大类-“美式”和“欧式”,每种大类下面因内部结构不同,又可分为两个小类。但是各有优缺点,不能完美解决制动间隙自动调整问题。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无法精确识别制动系统的弹性变形,控制制动间隙不精确,抑或造成“过调”现象,导致制动间隙偏小,拖磨或者抱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动器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装置,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其能够通过离合机构使自调臂识别到自调机构的弹性变形,从而避免过调,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鼓式制动器,其包括上述提到的制动器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装置,其具有该制动器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装置的全部功能。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动器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装置,其包括壳体和自调臂;
所述自调臂包括自调机构和离合机构,所述自调臂内置于所述壳体中;
所述离合机构和自调机构连接,所述离合机构被设置用于识别自调机构的弹性变形,所述离合机构包括离合臂和离合杆,所述离合臂和离合杆固定连接。
具体的,该制动器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装置能够通过离合机构使自调臂识别到自调机构的弹性变形,从而避免过调,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可选的,所述自调机构包括互相啮合的涡轮和蜗杆,所述蜗杆上依次设置有所述离合臂、蜗杆压紧弹簧和螺塞;
所述离合臂和所述蜗杆间隙配合且所述蜗杆沿其自身方向和所述离合臂滑动连接,所述蜗杆压紧弹簧被设置用于驱动所述蜗杆滑动,所述螺塞和所述蜗杆间隙配合且所述蜗杆沿其自身方向和所述螺塞滑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螺塞设置于所述离合臂的下方且所述螺塞和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蜗杆压紧弹簧和所述蜗杆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所述自调机构还包括棘轮和棘爪,所述棘轮和所述棘爪通过斜齿互相连接,所述棘轮和所述蜗杆远离所述离合臂的一端通过花键滑动连接且所述蜗杆沿其自身方向滑动。
可选的,所述棘爪和所述离合杆滑动连接,所述棘爪远离所述棘轮的一端设置有棘爪压紧弹簧,所述棘爪压紧弹簧被设置用于驱动所述棘爪滑动。
可选的,所述棘轮的上方还设置有内置于所述壳体的棘轮压紧弹簧,所述棘轮压紧弹簧用于驱动所述棘轮滑动。
可选的,所述自调机构还包括夹耳、滑块和调整杆,所述夹耳和所述调整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调整杆的另一端和所述滑块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军,未经王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152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可调节推杆机构的车轮泵
- 下一篇:无级变速器用刹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