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泓森槐山地种植施肥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15778.3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5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培培;侯金波;杨倩倩;董绍贵;刘振华;石冠旗;张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泓森高科林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21/00 | 分类号: | A01C21/00;A01G17/00;C05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6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山地种植 追肥 施肥技术 施肥 科学配比 生态环保 施肥量 基肥 速生 丰产 生长 | ||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泓森槐山地种植施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基肥;(2)当年追肥一次;(3)第二年追肥;(4)第三、四年追肥。且每年的施肥种类和施肥量都按照泓森槐的生长需求做了科学配比,以达到泓森槐山地种植速生丰产、施肥合理经济、生态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苗木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泓森槐山地种植施肥技术。
背景技术
泓森槐 (Robinia pseudoacacia ‘Hongsen’),豆科,刺槐属落叶乔木,以其适应性强、耐旱、耐贫瘠的特性,被广泛用于荒山造林、矿山修复等山地丘陵种植,其管理有别于一般苗圃,管理方式较为粗放。作为短轮伐期速生用材林,施肥是缩短轮伐期、促进早成材、出好材的有效措施之一。
现代林业管理是综合应用林业、生态、管理的生产实践活动,其中行间管理具有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地表蒸发、培肥土壤的重要作用。丘陵山地因其面积大、地势差大、操作完成周期长、周边环境复杂、各种植区域环境差异大等因素,泓森槐山地种植施肥对从业者技术措施的选择和施用时机要求更高,传统山地林业种植在施肥方面往往存在盲目性和不科学性,施肥量和各成分配方比例把握不准,无法达到速生丰产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泓森槐山地种植施肥技术,以达到泓森槐山地种植速生丰产、施肥合理经济、生态环保。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泓森槐山地种植施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基肥:种植前7天左右,每穴施底肥,肥料施入穴内,回填土;
(2)当年追肥一次:当年6~7月份,先除草,在完成除草工序后开始追肥,每株施复混肥料或专用肥0.2~0.3kg,促进树苗早长快发;
(3)第二年追肥: 4~5月份追肥一次,每株施复混肥料或专用肥0.4公斤;
(4)第三、四年追肥: 4~5月份各追肥一次,每株施复混肥料或专用肥0.4公斤,促进快速成才。
更进一步的,所述(1)中施基肥时,将肥料施放在距苗木(种植点)20cm处的种植穴中,回泥土覆盖;也可以在种植时挖深穴,把肥料放在穴底,回泥5~8cm,与肥料混合均匀,施肥后及时用覆土5~7cm,防止养分挥发而降低肥效。
更进一步的,所述(1)中所施基肥可以选择有机肥或者无机肥,有机肥每穴施肥量为0.8~1.2kg,若用无机肥,应选复混肥料或专用肥,每穴施肥量为0.25~0.35kg。
更进一步的,所述(2)(3)(4)中所述每次追肥前,一定要除草,避免杂草争肥。
更进一步的,所述(2)(3)(4)中所述每次追肥具体方法:离树根50厘米处,在树根上坡方向,在树根的上方、左右两侧各开一个施肥沟(深约20厘米左右),施后覆土,防止肥料流失。
更进一步的,所述(2)(3)(4)选择施肥时期(施肥后正好进入雨季为佳),肥料易被吸收。
更进一步的,所述(1)(4)中复混肥配方按质量比为:氮肥2份、钾肥3份、磷肥3份。
更进一步的,所述(2)中复混肥配方按质量比为:氮肥63份、钾肥100份。
更进一步的,所述(3)中复混肥配方按质量比为:氮肥21份、钾肥33份、磷肥31份。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针对泓森槐山地种植这一特殊情况,确定专用施肥方案,最大程度地节约肥料,降低成本,同时又能满足泓森槐生长的需求,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经济生态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泓森高科林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泓森高科林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157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轮作花生高效施肥方法
- 下一篇:一种花草幼苗灌溉用水肥混合喷洒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