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内网络遥测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15877.1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96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潘恬;黄韬;毛珍建;陈愈杰;刘江;张娇;杨帆;谢人超;刘韵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100876 北京市海淀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遥测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带内网络遥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捕获数据包模块,用于捕获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包,并对所述数据包进行逐层的报头解析操作,并将所述数据包发送至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进行处理,以得到处理后的数据包;具体为:
当网卡设备驱动接收到处理后的所述数据包后,经过一系列的排队规则,将其发送至较高层的网络栈继续处理,就在处理包的入口处进行程序挂载,记录系统调用此处理函数的系统时间,记为t1,此后,数据包向网络层及以上发送,其处理完毕后会再次往物理层发送数据包,当其到达出口队列入口时,在此同样进行程序挂载,会记录系统调用此出口处理函数的系统时间,记为t2,最后数据包从设备中发出,数据包在系统中处理时延为:
分析统计模块,用于在所述网络层、所述传输层和所述应用层对处理后的所述数据包进行IP地址分析、TCP/UDP和端口分析、统计分析和协议分析,以得到所述数据包的时延信息;以及
改包模块,用于修改分析后的所述数据包报头的checksum区域,并将所述时延信息打印到所述数据包上并输出至主控主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内网络遥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统计模块进一步用于判断所述数据包是否为通过IPV4传输的UDP包,其中,如果是通过所述IPV4传输的所述UDP包,则获取所述数据包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内网络遥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统计模块进一步用于校验所述数据包的校验和,其中,如果校验通过,则发送和/或接收所述数据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内网络遥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统计模块进一步用于,
获取所述数据包的IP头部分,根据sk_buff结构中的protocol字段判断所述IP头部分是否和IPV4的协议号相同;
如果和所述IPV4的协议号相同,则检查所述数据包的传输层包头,判断sk_buff中UDP协议字段是否和UDP数据包的协议号相同;
如果和所述UDP数据包的协议号相同,则判断所述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是否为8888,其中,如果为8888,则记录所述数据包到达系统时间。
5.一种带内网络遥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捕获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包,并对所述数据包进行逐层的报头解析操作,并将所述数据包发送至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进行处理,以得到处理后的数据包;具体为:
当网卡设备驱动接收到处理后的所述数据包后,经过一系列的排队规则,将其发送至较高层的网络栈继续处理,就在处理包的入口处进行程序挂载,记录系统调用此处理函数的系统时间,记为t1,此后,数据包向网络层及以上发送,其处理完毕后会再次往物理层发送数据包,当其到达出口队列入口时,在此同样进行程序挂载,会记录系统调用此出口处理函数的系统时间,记为t2,最后数据包从设备中发出,数据包在系统中处理时延为:
S2,在所述网络层、所述传输层和所述应用层对处理后的所述数据包进行IP地址分析、TCP/UDP和端口分析、统计分析和协议分析后,以得到所述数据包的时延信息;以及
S3,修改分析后的所述数据包报头的checksum区域,并将所述时延信息打印到所述数据包上并输出至主控主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内网络遥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2进一步包括:断所述数据包是否为通过IPV4传输的UDP包,其中,如果是通过所述IPV4传输的所述UDP包,则获取所述数据包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内网络遥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2进一步包括:校验所述数据包的校验和,其中,如果校验通过,则发送和/或接收所述数据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内网络遥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2进一步包括:
获取所述数据包的IP头部分,根据sk_buff结构中的protocol字段判断所述IP头部分是否和IPV4的协议号相同;
如果和所述IPV4的协议号相同,则检查所述数据包的传输层包头,判断sk_buff中UDP协议字段是否和UDP数据包的协议号相同;
如果和所述UDP数据包的协议号相同,则判断所述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是否为8888,其中,如果为8888,则记录所述数据包到达系统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1587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