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泓森槐杂交育种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16159.6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7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培培;刘振华;杨倩倩;侯金波;石冠旗;董绍贵;张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泓森高科林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G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6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杂交育种技术 母本 果实发育 花粉采集 育种技术 杂交种子 杂交组合 授粉 选配 亲本 苗木 育种 收获 管理 | ||
刺槐杂交育种技术,它涉及苗木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1)杂交组合亲本的选配;(2)花粉采集;(3)母本处理;(4)授粉;(5)果实发育管理;(6)杂交种子的收获。该育种方法合理,可配率高,可以最大程度实现刺槐定向化选育,显著提高刺槐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苗木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刺槐杂交育种技术。
背景技术
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隶属刺槐科。刺槐木属于硬质木料,材质重而坚硬,耐磨抗冲击,抗压力强,耐水湿与腐朽,是房屋桥梁、建筑、矿柱、机械车船制造、加工各种工具等的优良用材。选育出速生、丰产、优质、抗性强的刺槐品种,是发展刺槐丰产林的关键。
刺槐具有生态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等特点,尤其是它们广泛的适应性,即对不良环境的抗逆性非常突出、利用途径多。选育刺槐新品种,并采用优良无性系造林,可有效地利用杂种优势,显著提高刺槐造林效益。目前,为了提高刺槐的品质,业内人士普遍选择杂交育种技术。但目前的杂交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可配率较低,且不能够明显的提高刺槐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刺槐杂交育种技术,该育种方法合理,可配率高,能够提高显著提高刺槐的品质。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杂交组合的亲本选配:根据速生、干直、优质、抗旱、抗寒育种改良目标,选择具有相似性状的亲本;
2、花粉采集:采集时间为4月5日~4月12日(刺槐开花初期),用毛笔将花粉刷入玻璃器皿中,为了保证花粉活力,向收集的花粉中加入变色桂胶保持干燥,并于-20℃中低温保存,备用;
3、母本处理:在花药开裂之前的24h,对各花序小花进行去雄操作,套杂交袋,备用;
4、授粉:当胚珠柱头发亮,分泌透明黏液时,解开杂交袋,用毛笔小心的将采集的花粉
授到胚珠柱头上面。授粉完成后套杂交袋,在授粉一周后解除杂交袋;
5、果实发育管理:受精完成的花苞片会逐渐脱落,柱头逐渐枯萎,子房迅速增大,若授粉后2~3d仍然新鲜的柱头应补充授粉,防止落花落果,果实发育期应保持室温在18~27℃,室内要通风,要注意换水,注意防止病虫害,若有落果现象,则需摘除一些果序,促进果实生长发育;
6、杂交种子的收获:果实成熟时,摘下果荚,剥出种子,贮藏备用。
本发明杂交育种方法合理,可配率高,能够提高刺槐的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刺槐杂交育种方法为:
1、杂交组合的亲本选配:根据速生、干直、优质、抗旱、抗寒育种改良目标,选择具有相似性状的亲本;
2、花粉采集:采集时间为4月5日~4月6日(刺槐开花初期),用毛笔将花粉刷入玻璃器皿中,为了保证花粉活力,向收集的花粉中加入变色桂胶保持干燥,并于-20℃中低温保存,备用;
3、母本处理:在花药开裂之前的24h,对各花序小花进行去雄操作,套杂交袋,备用;
4、授粉:当胚珠柱头发亮,分泌透明黏液时,解开杂交袋,用毛笔小心的将采集的花粉授到胚珠柱头上面。授粉完成后套杂交袋,在授粉一周后解除杂交袋;
5、果实发育管理:受精完成的花苞片会逐渐脱落,柱头逐渐枯萎,子房迅速增大,若授粉后2~3d仍然新鲜的柱头应补充授粉,防止落花落果,果实发育期应保持室温在18~27℃,室内要通风,要注意换水,注意防止病虫害,若有落果现象,则需摘除一些果序,促进果实生长发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泓森高科林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泓森高科林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161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