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空调睡眠模式舒适性的控制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17001.0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9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李越峰;张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4 | 分类号: | F24F11/64;F24F11/65;F24F11/86;F24F11/61;F24F110/10;F24F110/12;F24F110/20;F24F120/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谢毅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空气 室外空气 睡眠模式 舒适性 空调 压缩机频率 用户年龄段 方程计算 空气流速 拟合函数 热舒适性 人体代谢 实时采集 睡眠状态 温度调节 用户性别 运行模式 控温 热阻 预设 辐射 服装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提高空调睡眠模式舒适性的控制方法和系统,包括如下步骤:检测用户性别和/或用户年龄段;实时采集室外空气温度、室内空气温度和室内空气湿度,将室外空气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度的平均值设为平均辐射温度,并将空调预设的服装热阻和空气流速参数以及人体代谢率参数代入PMV方程计算得到目标温度值;利用0.1℃精确控温技术调节压缩机频率及运行模式,使温度调节至目标温度。本发明采用拟合函数能够计算精确的目标温度值,能实现实时精准调节,显著提升了用户在睡眠状态下的热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空调睡眠模式舒适性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睡眠模式调节有传统睡眠曲线和pmv参数控制两种方法,传统睡眠曲线一般经过是经过大量的医学实验所得,根据用户类型、睡眠时间和相对湿度设定相应的舒适温度,但是往往这个舒适温度在0.5h或1h的睡眠时间中的变化幅度并没有超过0.5摄氏度,这使得基于现有的温控技术并不能准确而连续的实现良好的舒适睡眠温度变化。
一般的空调睡眠模式运行时虽然处于低风速制冷状态,但实际上仍然会存在由于室内换热器的蒸发温度较低而持续为室内除湿的情况,所以随着室内湿度的降低,用户睡眠状态的改变(觉醒期、浅睡期、深睡期和快速眼动期),同时夜里室外温度的变化均会使得pmv方程中的各个参数如平均辐射温度等发生变化,此时仅考虑室内温度和湿度变化而计算的pmv值并不能准确的反映用户睡眠状态的舒适感觉。
传统的固定睡眠时间—温度曲线来调节空调运行状态,不能及时感知用户在睡眠状态的不适感,如在深睡期,一般医学实验中得出的室内适宜温度是25℃,但这个数据往往是在舒适的湿度条件(如40%~60%的相对湿度)下得出的,由于睡眠状态空调的持续运行,其室内湿度条件可能已经达到30%,此时如按照25℃的温度来计算pmv值,会得出用户感觉寒冷的结果。即传统的医学实验所得出的睡眠状态各阶段适宜的温度数据仅考虑了人在各个阶段生理参数的不同,却并没有考虑外界环境对人体感知温度的影响,而仅仅利用固定的生理参数,反求使pmv值达到最小的温度数据也并没有考虑到夜间、睡眠状态人体生理参数的变化和室外环境对pmv计算的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基于PMV的拟合函数计算精确的目标温度值、能实现实时精准调节、显著提升用户热舒适性的提高空调睡眠模式舒适性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提高空调睡眠模式舒适性的控制方法之一,包括如下步骤:
S1:空调进入睡眠模式;
S2:检测用户性别和/或用户年龄段;
S3:实时采集室外空气温度、室内空气温度和室内空气湿度,将室外空气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度的算数平均值或加权平均值设为平均辐射温度,并将所述平均辐射温度、室内空气湿度、空调预设的服装热阻和空气流速参数、人体代谢率参数以及预设或手动设置的PMV值代入PMV方程计算得到目标温度;所述人体代谢率参数通过将实际睡眠时间代入睡眠时间~人体代谢率的拟合函数得到;所述睡眠时间~人体代谢率的拟合函数由与检测的用户性别或用户年龄段对应的睡眠时间~人体代谢率关系表按曲线拟合方式得到;
S4:利用0.1℃精确控温技术调节压缩机频率及运行模式,使温度调节至目标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PMV方程中的PMV值预设为0;所述PMV值在手动设置时以0.03为最小单位进行调整。
提高空调睡眠模式舒适性的控制方法之二,包括如下步骤:
S1:空调进入睡眠模式;
S2:检测用户性别和/或用户年龄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170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