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缩机回油自动调节和精确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17431.2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17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戴正刚;杨积栋;李媛;陈浩;王正平;宣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正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2 | 分类号: | F04B39/02;F04B49/06;F04B49/2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李德胜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缩机 自动 调节 精确 控制系统 | ||
一种压缩机回油自动调节和精确控制系统,应用于二氧化碳冷热连供系统,所述冷热连供系统中并联安装有若干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内部储油箱通过支管道连接回油管,所述回油管端头连接有油气分离器,包括:油位传感器,所述油位传感器设有两组第一油位传感器与第二油位传感器,所述压缩机内部储油箱内同时安装有第一油位传感器与第二油位传感器;补油阀,所述补油阀固定安装在压缩机的储油室与回油管之间的支管道上;DCS控制机柜,所述第一油位传感器与第二油位传感器在所述DCS控制机柜的信号输入端,所述补油阀连接在DCS控制机柜控制信号输出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机回油自动调节和精确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冷热联供系统,通过压缩机压缩制冷剂在气冷器、蒸发器、回热器之间循环,同时能够实现制冷制热。
冷热联供系统中,从压缩机出来的二氧化碳气体和油的混合物进入油分离器后,油分被分离,制冷剂在无油状态下进入室外换热器。被分离出的油液通过回油管路重新返回压缩机中对压缩机进行油位补偿。
传统油位补偿为定时检测,定时补偿,补油时间固定,在压缩机电流变化大时,固定补油时间无法满足要求,油位报警时,必须人工查看,或者停机或维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克服的是传统油位补偿为定时检测,定时补偿,补油时间固定,在压缩机电流变化大时,固定补油时间无法满足要求,油位报警时,必须人工查看,或者停机或维修的问题,目的是提供一种压缩机回油自动调节和精确控制系统。
一种压缩机回油自动调节和精确控制系统,应用于二氧化碳冷热连供系统,所述冷热连供系统中并联安装有若干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内部储油箱通过支管道连接回油管,所述回油管端头连接有油气分离器,包括:
油位传感器,所述油位传感器设有两组第一油位传感器与第二油位传感器,所述压缩机内部储油箱内同时安装有第一油位传感器与第二油位传感器;
补油阀,所述补油阀固定安装在压缩机的储油室与回油管之间的支管道上;
DCS控制机柜,所述第一油位传感器与第二油位传感器在所述DCS控制机柜的信号输入端,所述补油阀连接在DCS控制机柜控制信号输出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油位传感器与第二油位传感器分别位于压缩机内部储油箱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压缩机的电流信号经电流变送器传输给DCS控制机柜的信号输入端。
进一步的,所述支管道包括内管与外管,所述外管环包在内管外部,所述内管与外管之间设有双层石棉网层,所述双层石棉网层之间环绕有玻璃螺纹管,所述玻璃螺纹管两端穿过外管位于外管外部,所述玻璃螺纹管与外层石棉网层之间填充有气凝胶。
进一步的,所述外管两端通过螺纹连接安装有侧盖,所述内管两端分别穿过外管两端的侧盖位于外管外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在压缩机储油箱内部设置两组油位传感器,将油位的实时数据传输到DCS控制机柜中,DCS控制系统对第一油位传感器与第二油位传感器传输的数据进行优选,保证油位检测的实时有效性,通过检测位反馈信号,输出至补油阀进行回油调节。回油时间每次回油5秒,停30秒进行再次进行回油检测及回油调节,集中联网控制自动启用,完美实现最佳回油效果。系统自动处理,无需停机或维修处理,无需人工检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支管道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正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正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174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齿轮箱传动压缩机电机轴承冷却润滑结构
- 下一篇: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