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塑性塑料汽车零部件快速维修装置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17436.5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3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兰凤崇;张越;陈元;陈吉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73/30 | 分类号: | B29C73/30;B29C73/34;B29L31/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蔡克永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零部件 热塑性塑料 阀门 壳体 快速维修装置 上密封腔 下密封腔 罩杯 体内 电机驱动风扇 车身覆盖件 过程自动化 盘状发热丝 标准件 修复 风扇叶片 空气流通 控制电机 快速维修 热量传递 整形区域 变形的 电阻丝 覆盖件 正反转 曲径 罩住 拆卸 断开 叶片 接通 | ||
1.一种热塑性塑料汽车零部件快速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下端开口的壳体(3);
在壳体(3)的下端安装有一用于罩住热塑性塑料汽车零部件(10)的待整形区域的罩杯(9);
在壳体(3)的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由电机(1)驱动风扇叶片(5)、盘状发热丝组件和带有气孔的曲径罩(8);
当罩杯(9)罩住待整形区域时,以风扇叶片(5)所在位置为界,将壳体(3)内部分为上密封腔和下密封腔;在位于上密封腔所对应的壳体(3)上安装有第一阀门(2),在位于下密封腔所对应的壳体(3)上安装有第二阀门(4);
当电机(1)正转时,盘状发热丝组件处于通电发热状态,第一阀门(2)和第二阀门(4)均处于打开状态;此时壳体(3)内为正压;
当电机(1)反转时,盘状发热丝组件处于断电状态,第一阀门(2)处于打开状态,第二阀门(4)处于关闭状态;此时壳体(3)内为负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塑性塑料汽车零部件快速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径罩(8)位于罩杯(9)内;所述盘状发热丝组件的周缘与壳体(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罩杯(9)通过螺栓与盘状发热丝组件固定在一起;罩杯(9)的外缘与壳体(3)的下端粘合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热塑性塑料汽车零部件快速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状发热丝组件包括发热丝(6)和托盘(7);发热丝(6)盘绕在托盘(7)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热塑性塑料汽车零部件快速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杯(9)为橡胶罩杯,其外形呈喇叭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热塑性塑料汽车零部件快速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固定在壳体(3)的顶部。
6.一种热塑性塑料汽车零部件快速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4所述热塑性塑料汽车零部件快速维修装置实现,其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热塑性塑料汽车零部件(10)的待整形区域内的凹陷部位形态,选配相应的曲径罩(8);
将罩杯(9)紧密罩住待整形区域,并使曲径罩(8)的边缘与凹陷部位的结合面紧密接触;
发热丝(6)通电发热,开启电机(1)使其正转,打开第一阀门(2)和第二阀门(4);
在风扇叶片(5)的叶片及发热丝(6)的共同作用下,空气由第一阀门(2)进入上密封腔,并经过发热丝(6)加热后进入下密封腔,加热后的气流一部分直接与曲径罩(8)的本体进行加热,另一部分透过气孔进入曲径罩(8)内部,对热塑性塑料汽车零部件(10)的待整形区域进行加热;做工有的空气由第二阀门(4)排出壳体(3)外部;
当加热温度达到待整形区域的材料本身熔融温度后,该待整形区域呈熔融态,此时关闭发热丝(6)电源,打开第一阀门(2),关闭第二阀门(4),控制电机(1)反转,风扇叶片(5)将由上密封腔和下密封腔构成的容腔内的空气抽出并由第二阀门(4)排出壳体(3)的外部,此时容腔内部形成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熔融态的凹陷部位受力F=ΔP×S;在压力F的作用下将熔融态的热塑性塑料零部件压向曲径罩(8),直至与曲径罩(8)的内表面贴紧,待冷却固态后即可使热塑性塑料汽车零部件(10)凹陷部位得到修复,使其恢复原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热塑性塑料汽车零部件快速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位形态是指凹陷变形大小和变形位置的曲径大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热塑性塑料汽车零部件快速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曲径罩(8)为金属可变曲径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1743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亲水基硅胶表面处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废弃塑料的再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