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象自动转换方法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17616.3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0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建;郭玉湖;曾慧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天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20 | 分类号: | G06F8/20;G06F8/3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212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象 自动 转换 方法 终端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象自动转换方法及终端,根据类对应的预设转换标识,获取数据传输对象DTO中含有所述转换标识的第一类;判断所述第一类中是否包括预设转换处理标识,若是,则将第一类中的null字段更改为空字符串后,并根据更改后的第一类,通过APT技术,创建视图对象VO中对应的第二类;若否,则根据所述第一类,通过APT技术,创建视图对象VO中对应的第二类;根据预设的增量字段的注解,获取DTO中含有所述增量字段的注解的第一增量字段;根据第一增量字段,通过APT技术,创建视图对象VO中对应的第二增量字段,以实现DTO转换为相应的VO,能够自动地将相应的类及增量字段进行转换,提高了对象转换的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象自动转换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在以往Android数据显示层中,我们都是直接使用服务端返回的数据转换成实体,通过获取字段来显示数据,但如果直接使用会有以下几个缺点:
1、返回的数据中有可能某个字段返回了null,在使用过程中要多个判空的操作,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代码量;
2、服务端返回的数据结构或者某个或多个字段名称改变,导致客户端奔崩溃;
3、服务端返回的数据结构不是所需要的。
现有的DTO(data transfer object,数据传输对象)转为VO(view object,视图对象)的方案中是在显示数据之前手动加了一层转换层,把服务端的数据先转换成目标对象的数据结构,无论接口返回的数据类型是什么样的,客户端最终只获取转换后的字段来显示数据,但这增加了代码层数,每个接口都需要转换,当返回的字段有很多的时候,转换需要更多的操作,大幅度增加了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象自动转换方法及终端,提高了对象转换的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象自动转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类对应的预设转换标识,获取数据传输对象DTO中含有所述转换标识的第一类;
S2:判断所述第一类中是否包括预设转换处理标识,若是,则将第一类中的null字段更改为空字符串后,并根据更改后的第一类,通过APT技术,创建视图对象VO中对应的第二类;若否,则根据所述第一类,通过APT技术,创建视图对象VO中对应的第二类;
S3:根据预设的增量字段的注解,获取DTO中含有所述增量字段的注解的第一增量字段;根据第一增量字段,通过APT技术,创建视图对象VO中对应的第二增量字段。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象自动转换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S1:根据类对应的预设转换标识,获取数据传输对象DTO中含有所述转换标识的第一类;
S2:判断所述第一类中是否包括预设转换处理标识,若是,则将第一类中的null字段更改为空字符串后,并根据更改后的第一类,通过APT技术,创建视图对象VO中对应的第二类;若否,则根据所述第一类,通过APT技术,创建视图对象VO中对应的第二类;
S3:根据预设的增量字段的注解,获取DTO中含有所述增量字段的注解的第一增量字段;根据第一增量字段,通过APT技术,创建视图对象VO中对应的第二增量字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天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天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176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