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间隙放电下高能电子和电磁辐射的测量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17665.7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2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丁玉剑;邵涛;章程;邱锦涛;贺恒鑫;庄池杰;姚修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胡秋立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间隙 放电 电磁辐射 测量装置 放电实验 高能电子 冲击电压发生器 板式放电结构 基础理论研究 直流供电电源 多道分析器 雷电过电压 线性放大器 电子束流 放电技术 绝缘保护 分压器 过电压 闪烁体 示波器 收集器 探头组 检测 处理器 可用 时空 保证 | ||
1.一种长间隙放电下高能电子和电磁辐射的测量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放电实验部分和检测部分;
所述放电实验部分包括:冲击电压发生器、分压器和针-板式放电结构;
所述冲击电压发生器的高压端与分压器的高压端连接,冲击电压发生器的接地端和分压器的接地端与大地相连;
所述针-板式放电结构并联在分压器的高压臂上,在冲击电压发生器的电压作用下,进行大气压长间隙放电实验;
所述检测部分包括:闪烁体探头组、直流供电电源、线性放大器、多道分析器、处理器、逃逸电子束流收集器和示波器;
所述检测部分在所述冲击发生器的高压作用下,在气隙中会产生X射线;
所述闪烁体探头组内的闪烁体被X射线激发出光子,激发出的光子经由内置的光电倍增管将其转换为光信号;
所述直流供电电源输出0-2200V可调的直流电压提供给闪烁通探测器探头组作为其内部的偏置电压;
所述线性放大器接收闪烁体探头组输出的光信号并对光信号进行放大;
所述的分析器将放大的光信号传输至处理器;
所述的处理器对接收的放大后的光信号进行测量;
所述的逃逸电子束流收集器,放置在高压电极正下方,逃逸电子束流收集器上紧固一定厚度的金属箔片对预定能量的逃逸电子进行筛选和检测,金属箔片接地,充当针-板放电结构放电的地电极;
所述分压器的测量输出端和逃逸电子束流收集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示波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所述的冲击发生器为冲击电压发生器也可以为高压直流电源,高压传输线电源高压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所述的针-板式放电结构的放电间距为0.5m-2m可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所述的针-板式放电结构也可以为针针结构或棒板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所述的闪烁体探测器也可为金刚石探测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所述的所述闪烁体探头组中,每个闪烁体探头之间的间距可调。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装置,所述的闪烁体探头数量为2-7个。
8.一种长间隙放电下高能电子和电磁辐射的测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给冲击发生器的每级电容充电至所需电压,第一级点火球隙点火,冲击发生器产生脉冲高压输出到高压电极上;
在脉冲高压的作用下,高压电极产生放电,放电过程中产生高能电子以及X射线;
产生的高能电子大部分向下运动,高于逃逸电子束流收集器上的金属箔截止能量的高能电子穿过金属箔被收集体收集,并在示波器的输入电阻上产生电压,产生的X射线向空间四处发散,通过闪烁体探头组进行探测,闪烁体探头组内的闪烁体被X射线激发出光子,激发出的光子经由内置的光电倍增管将其转换为光信号;
线性放大器接收闪烁体探头组输出的光信号并对光信号进行放大,分析器将放大的光信号传输至处理器,处理器对接收的放大后的光信号进行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1766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