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板材制造设备、制造系统及制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20352.7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6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万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万祥 |
主分类号: | B65G47/52 | 分类号: | B65G47/52;B65G47/04;B26D11/00;B32B37/12;B32B3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袁礼君;阚梓瑄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板材 入料端 界面材料 制造设备 平台区 第二输送装置 第一输送装置 送料机构 制造工艺 制造系统 错开设置 定型机构 上下相对 错开 朝上 供芯 界定 芯材 定型 | ||
本公开提出一种复合板材制造设备、制造系统及制造工艺。复合板材制造设备的第一送料机构的第一输送装置具有朝上的第一输送界面。第二送料机构包括相间隔地设于第一输送装置上方的第二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具有朝下的第二输送界面。第一输送界面与第二输送界面上下相对布置,且第一输送界面的入料端与第二输送界面的入料端错开设置,使第一输送界面的入料端与第二输送界面的入料端错开的部分界定第一平台区。第一平台区能够供芯材输送至第一平台区的第一界面材料上。定型机构设于第一输送界面与第二输送界面之间,以将第一界面材料、第二界面材料和芯材定型为复合板材。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复合板材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板材制造设备、制造系统及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以及建筑节能65%新标准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建筑用各类复合板材层出不穷。“三明治”型的复合板材属于现有复合板材的一种典型设计。以复合板材为三层结构为例,上下两层为具有界面和保护作用、装饰作用、保温作用或防火作用的界面层,中间一层为具有特定功能效果的功能材料层,例如保温层、防火层、防水层等。其中,功能材料层可以是单一功能材料也可以是多种功能材料组合,可以是一张整体结构的功能板材,也可以是由有多个条形或者块状的功能材料拼接而成的组合形式。
目前上述类型的复合板材的主要生产模式包括间歇法和连续法,间歇法设备简单,工序较少,但是生产效率较低,产品批次稳定性较差。连续法是一种较间歇法更为先进的生产工艺,目前的连续生产工艺基本是以传统的连续复合板线为载体进行的生产,由于其设备基本为通用设备,所生产的板材在种类和性能上会受到较多限制。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满足多种种类的复合板材的生产工艺需求的复合板材制造设备。
本公开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复合板材制造设备的复合板材制造系统。
本公开的又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满足多种种类的复合板材的生产工艺需求的复合板材制造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复合板材制造设备。其中,所述复合板材制造设备包括第一送料机构、第二送料机构、第三送料机构以及定型机构。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包括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具有朝上的第一输送界面,以利用所述第一输送界面输送第一界面材料。所述第二送料机构包括相间隔地设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方的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具有朝下的第二输送界面,以利用所述第二输送界面输送第二界面材料。所述第一输送界面与所述第二输送界面上下相对布置,且所述第一输送界面的入料端与所述第二输送界面的入料端错开设置,而使所述第一输送界面的入料端与所述第二输送界面的入料端错开的部分界定第一平台区。所述第一平台区被配置为供芯材输送至所述第一平台区的第一界面材料或第二界面材料。所述第三送料机构被配置为将芯材输送至位于所述第一平台区的第一界面材料或第二界面材料。所述定型机构设于所述第一输送界面与所述第二输送界面之间,以将第一界面材料、第二界面材料和芯材定型为复合板材。
根据本公开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输送界面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输送界面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所述第一输送界面的入料端伸出于所述第二输送界面的入料端下方,而使所述第一输送界面的伸出于所述第二输送界面的入料端下方的部分界定所述第一平台区。
根据本公开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机架和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架的第一履带,所述第一履带界定所述第一输送界面。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第二机架和安装于所述第二机架的第二履带,所述第二机架相间隔地设于所述第一机架上方,所述第二履带界定所述第二输送界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万祥,未经李万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03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