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坡耕地边沟水保机理的大田观测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20538.2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7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蔡雄飞;徐佩;王济;傅斌;雷丽;胡丰青;周国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G01N21/84;G01W1/1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郭娇 |
地址: | 550001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泥沙沉积 坡耕地 边沟 水保 大田 观测 水土保持效果 分布特征 试验观测 汇流 试验 沟壁 采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坡耕地边沟(下文简称地边沟)水保机理的大田观测试验方法,通过选地、地边沟的设置、样品的采集、试验观测等步骤在不破坏地边沟入渗、单边汇流和沟壁完整性的基础上对地边沟水土保持效果进行测定,能准确测定沟中泥沙沉积量及分布特征,泥沙沉积量随沟长的变化以及沟中泥沙沉积形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坡耕地边沟水保机理的大田观测试验方法。
技术背景
坡面水系工程是中国南方地区传统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地边沟是坡面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坡地保护与治理中起着关键作用。在早期,传统地边沟的水土保持效益并不十分理想。20世纪30年代,尼古等对地边沟进行了改进(王丽槐等,1997),此后,廖绵浚、曼军、施朝普(廖绵睿,张贤明,2004)等对地边沟技术进一步进行了改进,并将地边沟设置成了人的通道,使地边沟功能逐步增强。但由于其规格和形状随坡地条件和类型、耕作制度、耕作习惯、区域气候等不同而复杂多样,对其理论研究的重视不足,其保水保土功能及作用机理以及地边沟对坡面水沙运移规律的影响和效益至今仍不清楚。为了加深对地边沟保水保土作用机理以及地边沟水沙运移规律的认识,需要设计不同的试验以获取可靠的试验数据进行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坡耕地边沟水保机理的大田观测试验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准确观测地边沟中泥沙沉积量、泥沙沉积量及分布特征;泥沙沉积量随沟长的变化特征;地边沟中泥沙沉积形态。
一种坡耕地边沟水保机理的大田观测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选取坡度为8°,长为12.5m,宽为6m的坡耕地作为试验用地;
(2)地边沟的设置:在试验坡耕地边缘挖置地边沟,将地边沟沟道进行修整,使沟道几何形态一致,用铲刀沿上坡侧沟壁中间部位割一条深约3-5cm,宽2-3mm的缝隙,同时根据观测需求将整条地边沟平分成10-30段以上,本次观测分成12段,用无纺布分段铺盖整条沟道,并用铲刀将无纺布的一边塞进沟壁缝隙中,无纺布平整固定在沟底及下坡侧沟壁,在地边沟的沟口设置有引流管,引流管与集流池相连接;
(3)观测参数设置:在试验坡耕地的不同地方放置3-5个口径规则的的采样瓶,用来测定次降雨的雨强;设置好的地边沟用来观测沟中泥沙沉积量、分布特征、形态特征;在地边沟的沟口安装集流池,收集经地边沟流出的径流,用来观测从地边沟中流出的径流和泥沙量;(4)试验观测:每次天然降雨之后首先量取降雨量并做好记录。观察坡面是否产流,若产流并进行如下观测:对试验坡耕地地表状况进行拍照,要有垂直拍的记录,对地边沟中沉积的泥沙进行分段垂直拍照记录,将地边沟中的泥沙分段取出称重记录,并取部分样品带回室内含水量、有机质、全N、全P、全K、颗粒组成做进一步的分析测试;量取5-8个集流池中浑水深度,取平均值计算集流池中径流总量,24小时之后,排放集流池中上层清水,将底层稀泥挖出晾干称重,用来计算土壤流失量。
本发明一种坡耕地边沟水保机理的大田观测试验方法,其中所述的地边沟为倒梯形。
本发明一种坡耕地边沟水保机理的大田观测试验方法,其中所述的无纺布为表面粗糙而渗透性好的无纺布。
本发明一种坡耕地边沟水保机理的大田观测试验方法,其中所述的无纺布铺设的方式为盖瓦式铺设法。
本发明一种坡耕地边沟水保机理的大田观测试验方法,其中所述的上坡侧沟壁中间部位,用铲刀沿割一条深约3-5cm,宽2-3mm的缝隙。
本发明一种坡耕地边沟水保机理的大田观测试验方法,其中所述的无纺布分段铺盖整条沟道并用铲刀将无纺布一边塞进沟壁缝隙中。
本发明一种坡耕地边沟水保机理的大田观测试验方法,其中所述的无纺布通过铁钩固定在沟底及下坡侧沟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师范大学,未经贵州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05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