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复合智能传输线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21737.5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8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亮;杨定平;韩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爱维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72;H01R13/516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联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30 | 代理人: | 刘刚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线 收线盒 转动套筒 复合智能 侧壁 盒盖 壳体 壳体内部 使用寿命 轴承内圆 轴承外圆 轴承转动 螺栓 第一端 防护件 端头 上套 收线 套筒 外壁 外圆 缠绕 体内 携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复合智能传输线,包括收线盒壳体,收线盒壳体内底部的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收线盒壳体的上方设有盒盖,盒盖底部的中央位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套筒,转动套筒的外壁与轴承内圆侧的侧壁固定连接,轴承外圆侧的侧壁与盒盖固定连接,转动套筒靠近连接块的一端通过第一螺栓与连接块固定连接,转动套筒位于收线盒壳体内部一端外圆侧的侧壁上套接有收线套筒,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新型复合智能传输线通过设置的收线盒壳体可以对传输线进行缠绕收集,便于传输线的携带,并且通过设置的防护件可以对传输线与第一端头和第二端头连接处进行保护,大大的提高了传输线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复合智能传输线,属于传输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今科技文明进步及发展之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及相关移动电子设备在大众的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非常普及,移动电子设备使用的频率愈来愈高,为了保持电量可供稳定使用,常常需要利用传输线对移动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同时移动电子设备与计算机进行连接时,也需要使用传输线。现有的传输线在使用后,由于传输线本体的长度较长,不便于携带,随意的放置在包中存放时,传输线容易产生拉扯折损,并且传输线在长期使用后,传输线与端头的连接处容易发生磨损,导致传输线受损,使得传输线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复合智能传输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新型复合智能传输线,包括收线盒壳体,所述收线盒壳体内底部的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收线盒壳体的上方设有盒盖,所述盒盖底部的中央位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套筒,所述转动套筒的外壁与轴承内圆侧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外圆侧的侧壁与盒盖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套筒靠近连接块的一端通过第一螺栓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套筒位于收线盒壳体内部一端外圆侧的侧壁上套接有收线套筒,所述收线套筒靠近收线盒壳体和盒盖的筒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收线板,所述盒盖的底部相对转动套筒对称设有限位块,所述收线板的顶部对应限位块开设有限位槽,且所述限位块插接在限位槽的内部,所述收线套筒的外壁上缠绕连接有传输线,所述收线盒壳体两侧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与传输线相适配的收线槽,所述传输线的一端穿过相对一侧的收线槽且连接有第一端头,所述传输线的另一端穿过另一侧的收线槽且连接有第二端头,所述第一端头和第二端头与传输线的连接处均设有防护件,所述盒盖的上方设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顶部的四角处均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的内部设有第二螺栓,所述转动盘通过第二螺栓与盒盖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件包括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组成,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相对内侧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第一夹线槽和第二夹线槽,所述第一夹线槽设有在第二夹线槽靠近传输线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夹线槽的两侧均开设有连接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孔的内部设有螺丝,且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线板的底部与收线盒壳体的内底壁接触,所述收线板的顶部与盒盖的底部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螺栓的侧壁上套接有环形垫片。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新型复合智能传输线通过设置的收线盒壳体可以对传输线进行缠绕收集,便于传输线的携带,并且通过设置的防护件可以对传输线与第一端头和第二端头连接处进行保护,大大的提高了传输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爱维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爱维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17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V型十六缸四ECU电喷机发动机线束
- 下一篇:用电安全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