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收面源微污染重金属的河岸景观带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22118.8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5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高大文;刘宏伟;沈海龙;梁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A01G22/00;A01G22/40;C02F101/20;C02F101/2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文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0 | 代理人: | 何强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景观带 河岸 微污染 吸收面 重金属 去除 地表径流 铅离子 铜离子 种植 紫丁香 面源污染 污染控制 紫花苜蓿 黑麦草 早熟禾 镉离子 土壤 进水 榆树 河流 污染 | ||
1.吸收面源微污染重金属的河岸景观带,其特征在于:
吸收面源微污染重金属的河岸景观带宽度为15m~18m,从进水前端沿着吸收面源微污染重金属的河岸景观带0~5m处种植早熟禾和黑麦草,早熟禾种植密度5kg/m2,黑麦草种植密度4kg/m2~5kg/m2;
在距离前端沿着吸收面源微污染重金属的河岸景观带5~10m处种植榆树,种植密度为1.5m×1.5m,种植方式为定植,种植深度为70cm~90cm;
在距离前端沿着吸收面源微污染重金属的河岸景观带10m~18m处种植紫花苜蓿或/和紫丁香,紫花苜蓿种植密度4kg/m2~5kg/m2,紫花苜蓿种植方式为播种,紫丁香的种植方式为定植,种植深度为30cm~50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收面源微污染重金属的河岸景观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早熟禾和黑麦草的体积比为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收面源微污染重金属的河岸景观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面源微污染重金属的河岸景观带宽度为15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收面源微污染重金属的河岸景观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榆树种植深度为8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收面源微污染重金属的河岸景观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紫丁香种植深度为4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收面源微污染重金属的河岸景观带,其特征在于:在距离河面沿着吸收面源微污染重金属的河岸景观带10m~18m处种植紫花苜蓿和紫丁香时,紫花苜蓿与紫丁香的体积比为3: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收面源微污染重金属的河岸景观带,其特征在于:早熟禾和黑麦草种植于距河岸下沿20~25m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收面源微污染重金属的河岸景观带,其特征在于:榆树种植于距河岸下沿15~20m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收面源微污染重金属的河岸景观带,其特征在于:紫丁香或/和紫花苜蓿种植于距河岸下沿10~15m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211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