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金属去除制剂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22381.7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39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郭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B01J20/30;B01J20/26;C02F101/10;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陈征 |
地址: | 10087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金属 去除 制剂 及其 合成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重金属去除制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二氯烷烃、氨和二硫化碳为反应原料,在碱性物质的存在下经一锅法合成后将剩余氨蒸除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物质为弱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锅法分两步进行,包括:
步骤(1):以通式(CH2)nCl2所示的二氯烷烃与氨为反应原料,在碱性物质的存在下进行氨化和寡聚反应;
步骤(2):向步骤(1)所得产物体系中加入二硫化碳,在碱性物质的存在下反应,将产物中的剩余氨蒸除即得;
其中,通式(CH2)nCl2中所述的n为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通式(CH2)nCl2所示的二氯烷烃、氨及二硫化碳投入反应装置,在碱性物质的存在下经一步反应制得;
其中,通式(CH2)nCl2中所述的n为2-4。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通式(CH2)nCl2所示的化合物为二氯乙烷或二氯丙烷。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以氨水溶液、氨的醇溶液或氨的醇-水混合液的形式加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为乙醇、丙醇或甲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为氨水溶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为质量浓度为20~60%的氨水溶液。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原料中二氯烷烃和氨的摩尔比小于1:1;
和/或,所述二硫化碳与二氯烷烃的摩尔比为1:1-3:1;
和/或,步骤(1)中,二氯烷烃与碱性物质的摩尔比为1:0.1-1:5;
和/或,步骤(2)中对碱性物质含量的控制以保持步骤(2)所述反应的初始原料体系的pH值不低于9为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原料中二氯烷烃和氨的摩尔比为1:1.1-1:5;
和/或,所述二硫化碳与二氯烷烃的摩尔比为1:1-2:1;
和/或,步骤(1)中,二氯烷烃与碱性物质的摩尔比为1:1-1:3;
和/或,步骤(2)中对碱性物质含量的控制以保持步骤(2)所述反应的初始原料体系的pH值为9-13为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原料中二氯烷烃和氨的摩尔比1:1.5-1:3;
和/或,步骤(2)中对碱性物质含量的控制以保持步骤(2)所述反应的初始原料体系的pH值为9-12为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对碱性物质含量的控制以保持步骤(2)所述反应的初始原料体系的pH值为9-11为准。
14.根据权利要求3或10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温度范围为40-200°C;反应时间为0.5-10h;
和/或,步骤(2)中温度范围为10-120°C;反应时间为0.5-1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未经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238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